让阅读无处不在!第二届华文领读者大奖颁奖

记者 叶志卫 文/图
2016-11-27 01:23
摘要

11月25日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华文领读者大奖在深圳书城·宝安城举行举行颁奖典礼。

11月25日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华文领读者大奖在深圳书城·宝安城举行举行颁奖典礼。

本届华文领读者大奖以“阅读,无处不在“为主题,共设置五个类别奖项,史金霞斩获年度华文领读者大奖,季风书园、后院读书会“哲学席明纳”、十点读书分别获得华文领读者·阅读组织奖、华文领读者·阅读项目奖以及华文领读者·数字阅读(微信公众号)奖。经组委会推荐,南国书香节获年度致敬大奖。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奖组委会通过多次沟通,与多个城市阅读组织深度交流,在吸取了多方意见之后,对大奖的宗旨理念、奖项设置、评选章程、评审阵容等进行全面升级。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评审阵容的扩大,除了出版业界的专业人士、民间活跃的文化学者之外,加入了多家高校的教授,引入在学术殿堂内更为严肃的思考与视角,与专业、民间相得益彰,让评审从实现了更为强大且多元的阵容。

此外,一直以来困扰于领读者大奖究竟是否要将数字阅读范畴内的领读者们纳入评审范围,今年也尝试打开数字阅读的新视野。正如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所说的那样,“数字阅读不过是一种介质,这跟传统的在青铜器上阅读、在竹简上、在纸上阅读的进程是一样的,是不可抵抗的。”

对阅读新媒体颇为了解的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联合创始人萧三郎表示,“数字阅读领域还是有很多的选项的,如果以受众的传播量来说,优酷的《看理想》视频、罗辑思维等都是值得推崇的新型传播形态。我们需要把数字阅读当成一个路径,对传统阅读进行延展。”

颁奖

颁奖现场 

【最终颁奖词】

华文领读者·阅读组织奖:季风书园

“独立的文化立场,自由的思想表达”。20年来,季风书园坚守有价值的阅读,心无旁骛地营造了具有思想维度的文化空间,力图以人文精神滋养社会未来,通过办讲座、读书会、文化节等活动,走入社区和企业,走进山区和学校,致力于将自身发展成为一个更为宽广的公共文化平台,以书店为阅读原点,让人与书、人与人、思想与思想、声音与声音,在陌生化的都市里相遇,无愧为上海的文化地标。

华文领读者·阅读项目奖:后院读书会“哲学席明纳”

半年集中精读,10场专家导读,两次国内外走读……后院读书会以黑格尔《美学》为读本,用一年的时间学习西方哲学经典。在“美的一年”中,他们创意地结合了精读、导读、走读三种方式,并采用社会学家费孝通所倡导的席明纳学习模式,席地而坐、明辨是非、相互接纳。让高冷的哲学走近大众,用理性的光辉点亮心灵。

华文领读者·数字阅读奖:十点读书

“新媒体阅读的优质青年社群,都市情感的线上人文空间。”四年来,十点读书通过微信、语音、电台、直播、线下阅读会等多种形态,传承经典、激活阅读习惯,打造出千万级粉丝的互联网形态阅读产品。分享优质内容,传递美好生活方式,十点读书已俘获全国超数千万读者,正在成为链接纸质阅读与互联网阅读的新型学习型平台。

年度华文领读者大奖:史金霞

“人文阅读的传道者,语文阅读的坚守者。”二十多年来,中学语文老师史金霞始终坚守在人文阅读的教育前线,通过带领大家阅读人文经典、学习诗歌、共赏经典电影、研习纪录片,亲自操刀微信公众号写作,以及线上教育等不同尝试,培新年轻中学生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她致力于帮助孩子们在应试教育之外,寻找一条阅读之路,让中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史金霞们像一股股清泉,温润着中学生贫瘠的精神世界。

年度致敬大奖:南国书香节

23年,深耕细作。让阅读的种子绽放出花朵。

23年,温暖守候。让文化的溪流汇聚成海洋

23年,风雨砥砺。创造出一个品牌传奇——南国书香节。

她是国内第一个省级大型群众读书活动,她是全国入场观众最多的地方书展。作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早已成为文化高地和价值坐标,作为深受广大群众热切期盼的阅读盛会。她早已经成为文化灯塔和精神家园。23年,花仍艳,枝正茂,果正香。传奇,仍在延续。

编辑 左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