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带一路”的昨天今天明天

2021-07-11 11:16
摘要

以丝绸、香料、帝国为象征的亚洲大陆,充满迷人魅力,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与向往。

《丝绸、香料与帝国:亚洲的“发现”》 [美]欧文·拉铁摩尔 [美]埃莉诺·拉铁摩尔 著 方笑天 袁剑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4月版 以丝绸、香料、帝国为象征的亚洲大陆,充满迷人魅力,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与向往。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于晚年与妻子埃莉诺合作编著的一部著作,以“发现亚洲”为主题,以汇编第一手史料的方式,摘录了从古代中国、希腊、罗马时代到近代的长时段历史中,来自西方和亚洲本土的探险家、外交家、传教士、商人、科学家等在亚洲的游记,有张骞、法显、玄奘、丘处机的西行事迹,也有马可·波罗与西方传教士、贸易者的东方见闻。

《劫掠丝绸之路:从斯文·赫定到斯坦因的中国寻宝历程》 [英]彼得·霍普柯克 著 张湘忆 译 后浪·九州出版社 2021年1月版 本书讲述了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奥里尔·斯坦因、德国的阿尔伯特·冯·勒柯克、法国的保罗·伯希和、美国的兰登·华尔纳、日本的大谷光瑞和橘瑞超等人,从丝绸之路上失落的城市遗迹中成吨地卷走各种壁画、写本、经卷、雕塑等。他们劫掠中国珍贵的文物,展开激烈的西域古物国际争夺战。作者汇集了这些冒险家劫掠者的历史故事,探寻他们行动的动机。

《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 张国刚 著 中信出版集团·灰犀牛 2020年12月版 本书从大范围、长时段、历史纵深的角度考察欧亚各民族在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往,作者将这段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宏大的篇章:从史前丝路到凿空之举,远古的东方与西方首次相遇;汉唐时期诸神入华,四大文明体系在西域边地汇流,开始形成多元贸易和文化交流网络;宋明之际,香药东来、瓷器西去,华夏物产经由海上丝路到达中亚,远迄欧洲;至晚明盛清,传教士东来,拉开了中国与欧洲从想象异邦走向东西之辩的文明互鉴的帷幕。

《文明的地图:一部丝绸之路的风云史》 张信刚 著 中信出版集团·前沿 2020年12月版 张信刚教授对“一带一路”各区域的历史、政治、文化有多年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寻访。本书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地缘政治、文化脉络等角度展开,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两种角度深入剖析“一带一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在作者看来,“一带一路”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也是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本书既有作者行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体验,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玄奘与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的传奇之旅》 [日]前田耕作 著 凌文桦 译 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0年12月版 在本书中,日本著名学者前田耕作以《大唐西域记》为主线,引领读者再次踏上丝绸之路,体验前人未曾涉足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之旅。千百年来,伟大翻译家玄奘的身影,不断在丝绸之路和历史的彼端浮现。他以旺盛的好奇心、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的意志力,不仅带回、主持翻译了六百多卷珍贵的佛典,还以一部《大唐西域记》记录下了自己在丝绸之路上的所见所闻。读罢本书,我们更能明白为何玄奘在丝绸之路上走得比任何人都更远、更久。

《丝路探险:1902-1914年德国考察队吐鲁番行记》 [德]卡恩·德雷尔 著 陈婷婷 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8月版 本书记录了一项有着诸多未知状况的冒险活动——历史中德国吐鲁番考察队的队员一路研究丝路北道沿途的石窟与寺院。转眼百年过去,诸多遗迹皆已消失作土,好在书中包含了大量过去不曾公开的珍贵照片,让我们可以走入历史,与现实对比,去看那些丝路遗址百年来的变化。老照片辅以文字,本书给我们介绍了那个远去的世界,让我们得以知晓20世纪初考察队员的旅途艰辛,世界政局的动荡,以及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

(原标题《阅读“一带一路”的昨天今天明天》)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吴剑林审核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