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记者从深圳市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了解到,为应对企业复工的疫情风险,该局组织多个小组开启全力护航复工模式,帮助辖区300人以上企业做好复工人员检查登记,核查、核实企业复工人员防疫相关信息,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复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工作人员正在辖区企业巡查
据了解,目前,面对疫情冲击,部分企业复工心切,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复工人员信息申报不规范问题,如排查工作不到位、对疫情发生地籍员工行程掌握不全、员工居家隔离点申报不正确、申请复工人数与人员名单数量不符、复工人员未过观察期等。该局采取“一对一”指导,加强与企业管理层、员工面对面了解和沟通,对人员行程、籍贯等信息进行核查和深挖,通过资料审查、电话追踪、实地核查等方式,最大限度的督促企业落实申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该局共核查复工复产企业24家,复核人员5945人。
疫情期间,劳资双方容易出现员工在医学观察和隔离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延迟返岗人员工资待遇、企业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职工休息休假权益等方面问题的劳资纠纷隐患。该局非常重视复工后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持续采取“一对一”专人跟进,对企业复工复产全程的疑惑进行解答,对企业落实员工工资的行为进行监督,对劳资纠纷进行预判和调处。
为实现对劳资纠纷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该局依托新区阳光调解平台、企业微信群、QQ群等媒介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畅通各类投诉举报渠道。同时,加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的劳资隐患排查力度,准确把脉问诊,积极引导受疫情影响的当事人通过“E仲裁服务”“粤省事”“i深圳”等平台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通过电话调解、在线视频调解等非接触即时沟通方式,异地化解纠纷,减少仲裁当事人往返和聚集人数。
据悉,针对疫情期间相关劳资纠纷,该局已及时进行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指导,督促企业完善防疫期间工作机制,给予每位员工充足的防护保障,尊重员工自主权。截至目前,已妥善调解劳动信访投诉5件,涉及劳动者24人,涉及金额10万余元。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