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务改革重点项目上线仪式暨“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数据驱动 政务创新”专场新闻发布会今日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2021-07-08 16:48
摘要

7月8日上午,光明区2021年政务改革重点项目上线仪式暨“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数据驱动 政务创新”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光明区公共服务平台一楼融媒体中心演播厅举办。

7月8日上午,光明区2021年政务改革重点项目上线仪式暨“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数据驱动 政务创新”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光明区公共服务平台一楼融媒体中心演播厅举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开军,光明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张锋,以及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事项处处长田云、光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王妍等领导出席发布会,并宣布光明区“秒证”、精准智享、科学城人才信用办和跨省通办等4个改革项目正式上线。

张锋表示,近年来光明区朝着建设善感知、会思维、有温度智慧城市的目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推出了“秒批”、“光速办”、“民声云”、政务服务联盟等创新服务品牌,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光速办”荣获“2020年中国数字政府卓越成就奖”。通过上述措施,有效推动了全区社会治理智慧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和政务服务便捷化。

徐开军表示,光明区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改革,充分挖掘、分析、应用政务大数据,在全市率先推出“秒证”服务、开展政务服务“精准智享”、“科学城人才信用办”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政务服务改革很多方面已走在前列,通过不断优化群众和企业办事流程,展现出了“光明速度”,书写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希望光明区为推进深圳市数字政府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建设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政务服务“秒证”、精准智享、科学城人才信用办、跨省通办等4个改革项目,是2021年光明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一个新的里程碑,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市率先推出“秒报秒批秒证”一体化服务

“秒报秒批秒证”服务,又可称为无人工干预系统自动填报、审批、制证服务,是申请人网上申办业务过程中,所需填写的基础信息自动填充,系统按照既定规则,通过数据共享,实时比对核验申请信息,自动做出审批决定,若审批通过则自动制发对应电子证照,并将审批结果及时主动告知申请人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秒证”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丰富“秒”办事理念。“秒”办理念覆盖申办、审批和发证全流程,将“秒报秒批”两位一体提升为“秒报秒批秒证”三位一体。二是大幅压缩办理时限。以往“秒批”完成后,只有审批通过的短信通知,办事人并不能立即得到证件,还需要后台工作人员登录市电子证照库,手动录入“秒批”结果才能出证,推出“秒证”以后,无需工作人员登录系统手动录入,“秒批”后就可即时出证,事项平均办理时限从几天压减到几分钟。三是确保信息准确。人工录入信息难免出现错漏,“秒证”通过数据自动传输,进行流程再造,系统按照既定规则进行无人工干预自动制证,有效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性。

精准智享助力“被动审批”变“主动服务”

精准智享是政府被动审批转主动服务的重要体现,主要通过运用5G、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梳理政府补贴事项申办条件,精准匹配区大数据平台和“秒批”系统信息,通过系统自动比对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并作出基于5G消息的精准推送和智能化的免申即享,达到申请人不用主动去政府申报就能直接享受政策福利的目标。该项改革具有三个方面特色,一是大数据精准匹配、精准推送服务信息,二是利用5G技术将传统的“文字信息”升级为“富媒体消息”,三是沉淀历史数据实现一次申请即可延续享受的免申即享模式。

科学城人才信用办为人才提供“定制服务”

科学城人才信用办,主要是根据光明科学城人才发展需要,联合区政务服务、人才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出科学城人才信用办服务,为营造适合高层次人才配套环境作出的改革探索。一是打通市区人才政策。我们从优化科学城政务服务出发,抢抓国家大力推进信用审批政策机遇,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指导支持下,由区政务数据部门牵头,联合区人才、人力资源、社保、医保等相关单位,共同探索建立科学城人才白名单制度。二是建立5G视频服务体系。加快5G远程视频支撑系统在全区政务大厅的推广应用,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5G视频办业务培训。目前,光明已形成覆盖区、街道、社区和园区的全区5G视频服务体系,并实现和市人资局190项人社业务市区5G视频联办。三是推出280项人才信用办服务。以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为主线,采取综合办和主题办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在引进落户、租房补贴、创业补贴、职称评定、社保登记等人才服务领域,提供“先信任、后审批”的209项容缺信用办、49个“秒批”信用办和22个承诺信用办服务。

跨省通办解决两地群众异地办事“往返跑”

跨省通办,是光明区为响应国家“跨省通办”号召,联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联合作出的政务服务异地办理探索。一方面,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和“i深圳”等网上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线下服务线上办,实现29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地区“一网通办”。同时,我们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光明区站点增加“跨省通办”模块,和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签订光明-播州“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围绕户政、教育、医疗、社保、民政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办理高频的服务事项,梳理出台光明区92项、播州区67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在两地政务大厅窗口,实现“跨省联办”、5G视频连线和邮政寄递等服务,建立“跨省联办”授权信任机制,分别统一集中授权对方政务服务部门,授权窗口受理人员“收件受理权、一次性告知权、原件核验权、审批结果送达权”,有效解决了两地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往返跑”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体验。

据了解,下一步,光明区将以今年我党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发挥窗口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除以上4项重点改革外,还将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秒报”、“秒批”和“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并提出到年底要累计实现“秒报”160项以上、“秒批”100项以上、“秒报秒批一体化”75项以上、“一件事”导办212项以上和“一件事一次办”30项以上的目标,努力为光明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支撑。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