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丨重磅!建党百年大事记,8处印记见证深圳光辉岁月

深政观察
2021-06-28 15:31
摘要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全文约10万字。6月28日,新华社客户端全文播发。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全文约10万字。6月28日,新华社客户端全文播发。

小政梳理发现,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建立蛇口工业区、建立深圳经济特区、设立深圳证券交易所、邓小平视察深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等诸多深圳印记收录进《大事记》,彪炳史册熠熠生辉。 

1965年

3月1日 为解决香港淡水供应困难而兴建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

1979年

1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蛇口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

7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在中央决策的推动下,特区建设者创造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1984年

1月22日-2月17日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

1990年

11月26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2年

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谈话,明确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指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别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次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008年

12月15日 海峡两岸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同时举行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2009年6月30日,台湾当局开放大陆资本赴台投资;8月31日,两岸定期航班正式开通。至此,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2014年

11月17日 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正式启动。2016年12月、2017年7月又相继启动“深港通”、“债券通”等。

2019年

8月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大事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记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艰苦卓绝伟大斗争的光辉历程;突出反映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原标题《深政观察丨重磅!建党百年大事记,8处印记见证深圳光辉岁月》)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