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整修后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和之前有很大改变,在多媒体技术辅助下,像是经历了一场时空穿梭,回到上世纪20年代。”6月21日,刚刚参观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简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东山街道老党员代表李钊清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纪念馆内多处采用新兴技术进行展示,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发展脉络。
6月20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改扩建后,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占地面积达668.4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305平方米,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两倍。
作为广东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和深具标识性的城市文化符号,目前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正开设“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览。展览将现代科技与历史叙事相结合,引入数字科技手段,制作全息幻像演绎大会会址寻觅故事,并构建全息影像沉浸式场景模拟大会召开过程,全方位展示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朱海仁表示,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拥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完成改扩建,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提供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利用数字科技 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组成。其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的改扩建设计巧妙融入党徽镰刀、锤头元素,抽象展现新旧建筑体量,同时采用榫卯结构的交织形式,表达榫卯共握、工农同心的设计理念。
改扩建后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外观,郑玮/摄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闭馆维修之前,我们每周都会带4个学生来当小讲解员,所以对馆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非常熟悉。”广州市第七中学大队辅导员汪言伟告诉记者,这次参观感觉纪念馆焕发了新活力,从外观设计到内部设施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内部展览布局是按照中共三大的会议实况进行设置的,这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目前,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内开设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览展陈面积达1330平方米,展线长度约320米,展出的文物展品从78件/套增加至108件/套。展览以中共三大会议的发展为线索,以专题组合的叙事方法,通过四部分专题展示,叙述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过程与成果、会议影响与贡献、代表理想的升华。
与改扩建前相比,更新后的展览融入了新的研究成果,突出关键人物,进一步挖掘历史细节,同时在展览形式上对标国内先进博物馆,充分利用数字科技手段,结合艺术创作,增强观众观展的体验感、参与感和仪式感。
比如,馆内新增设的互动体验《今昔东山》,即利用20世纪30年代广州东山一带鸟瞰照片,制作互动体验展项。通过点击这张目前发现的可以看到中共三大会址外观的唯一照片,参展观众可以重现当年历史建筑的旧貌,动手涂抹照片便可一睹百年后今朝之新颜。
此外,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还采用数控联动全息幻像技术,制作全息幻像《寻觅中共三大会址》,通过裸眼3D的影像效果生动再现中共三大会址被毁、重新发现、修缮保护展示的经过。
全息影像沉浸式场景《共识·1923》也让许多观众深受震撼。该展项在中共三大会址的模拟建筑中,采用三折幕虚实结合全息影像技术,配合艺术人物雕塑,打造多媒体沉浸式场景,再现代表们在大会上的思想交锋和激烈讨论,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这次展览在展现形式上融入了更多高科技技术,感觉更‘高大上’了。”东山街道寺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吕艳虹向记者表示,现代技术营造的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让参展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悟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也提醒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的生活。”
擦亮广东红色品牌 焕发老城新活力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唯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大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黎淑莹表示,大会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国情和革命任务,确定以国民革命运动为党的中心工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很快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为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入实地参观是回顾历史的重要渠道。广州市第七中学初二学生王贝妮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相比于历史书上简单的文字介绍,参观纪念馆能够帮助自己更深入、详细了解中共三大的历史。
通过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新开发利用,广东的红色文化品牌正逐渐焕发新的活力。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吕艳虹告诉记者:“这些年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力度确实是越来越大,每年都有不同的变化。原来我们可能只知道家里附近的一两个红色地标,现在就是‘多点开花’,不断涌现出更多红色景点供市民选择。”
以越秀区为例,作为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和行政、商贸、金融、文化中心,越秀区辖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0处,红色革命遗址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占全市的72%,红色旅游资源点124处。
越秀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越秀区先后推进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等修缮及活化利用工作,并加大力度推进中共三大会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周边环境改造提升,打造展示革命初心、反映革命历程、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地标。
同时,越秀区也在持续推动文商旅融合创新发展,其中老牌商圈——北京路步行街结合了传统与现代,融合了红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等各元素,实现客流量两位数增长,不断提高广州红色文化的全国影响力。
(原题《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数字科技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