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书写区域协调发展新答卷
读特记者 石义胜 实习生 陆嘉妮
2019-09-09 07:42
收录于专题:深圳各区融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棋局中,作为全国首个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肩负着为全国全省先行探路的使命与荣光。

伴随着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揭牌,深圳第“10+1”区惊艳亮相,翻开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篇章。深汕合作区坚持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为发展模式,以“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平台带动、产城融合”为发展思路,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奋笔书写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新答卷。

高端产业集聚 新城加速崛起

“我们最近有8条生产线投产,现在24小时开工,以满足订单的不断增长。”深汕合作区纳米港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伟力日前兴奋地告诉记者,公司将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深圳龙华,投资2亿多元的生产基地落在了深汕合作区,主要生产新能源电池导电材料,从目前协同运作的效果看,“这步棋显然是下对了”。

下了一步好棋的远不止纳米港。走进深汕合作区易能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加工变频器。公司副总经理张海介绍,为了扩大产能,公司将生产基地从深圳宝安迁了过来,去年底投产,目前订单“接到手软”,产品远销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客户超过600家。“接下来,公司还要打造全自动生产线,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达2亿元。”

作为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试验田、深圳东进战略的尖兵和深圳第“10+1”区,深汕合作区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已蝶变为创新创业的一方沃土。截至目前,深汕合作区已供地产业项目76个,其中69个来自深圳,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54.8亿元。挂牌半年多来,新注册企业超过300家。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制造、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等产业集群初步成型。

全面融入大湾区 打造与深圳“半小时”生活圈

2019年是深汕合作区“城市质量提升年”。翻开历史新篇章的深汕合作区生机勃勃,努力与深圳“政策贯通、交通互通、资金融通、人才畅通、民心相通”。

深汕合作区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深耕村配套的幼儿园主体结构封顶,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学校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院区正式开工,北大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揭牌……一大波民生福祉正从规划变成现实。

行走圳美绿道,但觉清风拂面;徜徉赤河广场,只见鸟语花香:漫步深汕湾畔,放眼水天一色。广东特建发东部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静感叹,这里既是创业的沃土,也是宜居宜游的“共生绿都”。创业时期的深汕合作区发展惠民的答卷已然可圈可点。

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深圳所需、深汕所能,这座以特别命名的新城如红日喷薄而出,加速打造与深圳“半小时”、与广州“1小时”生活圈,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实施六大工程 为区域协调发展探新路立标杆

2019年,是深汕合作区揭牌后深圳全面履职元年。新起点呼唤新作为、新担当。深汕合作区首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与2019年工作要点同时发布,为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定下“施工图”立下“军令状”。

5月16日,深汕合作区举行2019年重点投资项目集中开工暨小漠湾文旅小镇启动仪式,69个项目集体亮相,总投资535.15亿元,为特别新城再添新动力。

“今年上半年,区各部门克难奋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要再接再厉,以实干推动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伟平表示。该区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要超过65亿元、3.8亿元、110亿元、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要超过22%、10%、65%、2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7月24、25日,深汕合作区邀请国内专家首度把脉小漠湾文旅小镇规划发展。下一步将举办国际专家研讨会,打造国家一流的文旅目的地。

“我们要努力将深汕合作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表示,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先后多次调研深汕合作区,并就合作区规划、建设、发展提出高标准要求。我们始终牢记省委省政府设立深汕合作区的战略意图,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创新典范。始终坚定不移推进深汕合作区与深圳的一体化发展,重点从实体经济、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生态建设、发展惠民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实施六大工程,为全省区域合作协调发展探新路立标杆。根据深汕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要实现深汕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以上。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水耗、碳排放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率保持在30%以上,全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动力明显提升。

深汕湾畔,涌动的春蕴藏着砥砺前行人的澎湃动力;圳美绿道,巍峨的群山铭记着开拓创新者的使命担当。蓝图精心绘就,深汕人以梦为马奋楫前行。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记者 石义胜 实习生 陆嘉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