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重申发展非公经济“三个没有变”
2016-03-05 00:49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说,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重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没有变”

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表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向一位委员了解企业是否从国家政策中获益。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使有关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习近平用“亲”“清”两字阐明新型政商关系

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指出,对领导干部而言, “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清”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就是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读特新闻+】

这三年,总书记去的第一个政协界别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都要参与人大代表团审议、政协界别联组讨论,俗称“到团组”。

总书记到“团组”是每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总书记在“团组”讲话,往往透露出中央的关注焦点和发展思路。

从人大方面看,由于习近平是由上海选举出的人大代表,因此总书记三年来去的第一个团均为上海代表团。

那么,政协方面,近三年总书记到的第一个界别是哪个?强调了什么内容?就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带你一起回顾一下。

【时间】2015年3月4日

【界别】民革、台盟、台联联组会

14740400744362721220 

【说了啥】

——四个坚定不移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九二共识”是双方的共同政治基础

“九二共识”对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开展对话协商、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两岸双方的共同政治基础遭到破坏,两岸互信将不复存在,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只要做到这一点,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都不会存在障碍。

——对“台独”势力保持高度警惕

“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企图挑起两岸民众和社会对立、割断两岸同胞精神纽带,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两岸同胞要对“台独”势力保持高度警惕。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着眼点和落脚点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我们坚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理念不会变,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办好事的政策措施不会变。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交流往来,实施惠及两岸同胞的政策法律措施,扩大台湾基层民众受益面和获得感。

【时间】2014年3月4日

【界别】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

LOCAL201403051040000558359345573 

【说了啥】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要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

【时间】2013年3月4日

【界别】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

n14507925_small_副本

【说了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密切跟踪、迎头赶上,走自主创新道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

要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增强创新自信,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建立健全优先使用自主创新成果的机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

来源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 程思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