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项“全国第一”见证深圳高质量发展
​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2019-09-05 08:05

70年栉风沐雨,70年风雷激荡。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为创新型国际化城市,正是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精彩缩影。

这得益于深圳改革不停顿。记者了解到,从建立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到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从率先“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发展“三来一补”到率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再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圳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据统计,深圳全市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1.9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42万亿元。

敢闯敢试,是深圳的城市基因。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专家说,蛇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管”。这里,响起了改革开放“开山炮”,打破了“大锅饭”,率先探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迸发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呐喊,犹如“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以思想大解放,催生生产力大解放。

敢为天下先,不断创出新纪录。“中国土地第一拍”在深圳落槌,盘活了特区土地,换回了建设亟须的资金,促成了宪法的修改;“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得益于学习借鉴国际招投标制度;全国首创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离不开向新加坡取经;深圳证券交易所破茧而出,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按国际惯例进行集中交易的证交所;全国率先进行物价体制改革试验,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率先成立外汇调剂中心,率先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率先试行工资制度改革,率先试行商店承包经营……深圳改革的千项“国内第一”,正是“拓荒牛”留下的一步一个脚印。

锐意创新、勇当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机构改革、营商环境改革等方面先行探索,不断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在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数字政府”建设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

一项项改革政策措施出台、落地。《深圳市工商业用电降成本暂行办法》,大幅降低大企业用电成本,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4个“千亿元计划”;2018年,深圳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400亿元,率先出台化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的政策措施,设立150亿元的政策性纾困资金。同时,深圳推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秒批服务、出台营商环境改革“20条”、打造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深圳90”品牌……一项项举措,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企业和老百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事实上,深圳以创新驱动和简政放权为突破口,逐步健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产业、投资、土地、财税、金融等制度供给和高质量的法治供给体系,政府审批流程明显优化,市场准入更加开放公平,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激发,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保持并不断刷新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目前,深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举全市之力,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前海开发建设的同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并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吴德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