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十年|市急救中心:千台“急救神器”AED打造平安深圳样板
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喻萍江 文/图
2019-09-03 08:07

走在深圳的地铁站、体育场、火车站,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些公共场所小角落的墙上,都有统一的标配——“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个装在方形小箱子里的“急救神器”AED,可以为突发心梗等疾病的市民争取黄金急救时间。

2017年起,深圳市开始在全市公共场所配置AED,并将该项目纳入深圳市政府民生重点工程,从立法和政策等层面给予全方位保障。目前,随着1500台AED陆续在全市公共场所安装,我市鼓励普通大众等非专业人员接受急救培训,以便当有心脏骤停发生时,公众能够及时使用AED进行抢救,从而提高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

2019年5月16日晚,深圳体育馆内一跑友在体育馆运动后心跳呼吸骤停,热心市民用AED将其成功救回。

全市公共场所配置千台AED

据介绍,AED(全自动体外除颤器)被称为“急救神器”,是一种带计算机的医疗设备。如果心脏骤停的病人立即使用心肺复苏,并在数分钟内使用AED,则有更大的生存机会,使患者心脏恢复正常跳动。

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AED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不只是公共场所配备有AED,连大巴、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有设置。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每10万人配有AED的数量为317台,日本为555台,荷兰695台,奥地利544台,挪威378台,丹麦311台。在这些国家,越来越多的公众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可以熟练使用AED,比如法国CPR培训普及率为总人口的40%,在美国仅接受过CPR技术培训的人数相当于全美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病人近60万,大多数是心源性心脏骤停病人,且8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这类猝死病人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4分钟,完全可以由经过培训的市民使用自动除颤设备(AED)进行抢救,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可及时挽救心脏骤停病人的生命。”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说,2017年,深圳市推出酝酿已久的“公众电除颤计划”,对此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从政策和立法层面积极推动。

目前,深圳市公共场所配备的AED设备总数量1500台,AED设备安装在机场、地铁、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口岸、高等院校和大型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与此同时,深圳市卫健委还向深圳交警投放了38台AED,全部装载在交警铁骑上,深圳交警成为“路上最灵活”的急救者。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在公共场所配备5000台AED及5万人普及培训,并动员全社会参与,争取用10年的时间,达到每10万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先进水平,全市各大公共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

深圳机场、地铁等公众场所随处可见的AED。

深圳“AED地图”一键可查

市民如何才能准确快速找到AED?2018年10月,深圳市急救中心联合“腾讯地图”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市民只要打开“腾讯地图”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栏中输入“AED导航”,就会显示全市各个AED所在位置,市民可点击选择距离最近自己的那台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安装在深圳公共场所的AED在抢救心脏骤停病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涌现了热心市民接力成功救治心脏骤停病人的温暖事迹。2017年11月14日上午,深圳机场航站楼安检通道外一名旅客心跳呼吸骤停,一名候机准备出差的医务人员立即使用就近的AED施行电击除颤,现场救治成功。2019年5月16日晚,一名42岁的男子在体育馆运动后心跳呼吸骤停,体育馆内跑友第一时间对其进行CPR,并由体育馆内保安迅速取来AED后进行电击除颤,该男子被120救护车接入医院后10分钟左右即苏醒。2019年6月18日晚,深圳地铁1号线岗厦站D出入口有一位男性市民晕倒,该市民已无知觉、无意识,口吐白沫,岗厦站值班站长立即对晕倒市民进行心肺复苏至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其他工作人员很快提供AED体外除颤器供120急救人员进行抢救。由于抢救及时,当事人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截至今年8月底,我们安装的AED已经使用25次,成功救治9名患者。”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表示,一例例心脏骤停患者被市民成功救治的案例,大大增强了深圳市民大胆使用AED的信心。

开展急救培训提升急救成功率

心源性猝死一旦发生,现场目击者的抢救十分重要,而每一位市民都可以成为现场抢救者。为了让市民在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时,能及时伸出援手并进行专业抢救,深圳一直在大力开展急救培训,让经过培训的普通大众学习使用AED,从而可能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徒手心肺复苏术、AED使用、外伤包扎止血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急救常识,参加了这次培训后,我更有信心抢救心脏骤停市民了。”一位在市急救中心参加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班的李先生说。

“我们举办了多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班,组织了多名导师为非医疗专业人员培训急救技能和AED使用方法,让更多的市民懂急救、会急救。”周强表示,随着AED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参加过培训的市民第一时间使用AED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弥补了专业急救队伍到场前的急救“空窗期”,也与深圳现有院前急救业务互相补充,有助于共同打造深圳市生命链急救圈,进一步完善急救体系。

据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医疗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效率。而完善和健全院前急救体系是重中之重,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在公共场所配置和推广使用AED、政府主导和立法保障是院前急救体系的核心要素。深圳“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在当前国家和深圳进行医疗体系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公共场所配置足够的AED,让心脏骤停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也体现了深圳这座大爱之城的浓浓善意,彰显了深圳大力投入民生工程基础设施。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喻萍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