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的戏剧 与我们今天的生活与艺术
贾力苈
2019-07-13 10:56

对于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剧坛而言,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影响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按照出镜率梳理出一组从当下戏剧创作、演出到演后谈问答环节的关键词,布莱希特和他的“间离效应”(也译为“陌生化效果”),一定会名列前茅。然而所有人对此又不免抱有复杂而矛盾的情绪,我们因为其出现频率而感觉熟悉,但是细究之下,布莱希特和他的“间离效应”具体指的什么,对于今天的戏剧和我们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好像又很难条分缕析。

“我们戏剧观众的堕落导致,无论是剧团还是观众都无法设想将要发生的事情。但在体育馆,自人们买到入场券的一刻起,大家就知道将会发生什么;而且当人们坐到观众席上,设想中的事情便会照样出现在眼前:受过训练的人,满怀坚定的责任感,同时也得到大家的信任,他们这样做主要是出于自身的乐趣,用最适宜的方式发展自己的特殊才能。对此,古老的戏剧如今颜面尽失。”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 [德] 雅恩·克诺普夫 著 黄河清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索·恩 2018年10月版

如果不考虑这几句话出现的年代,上述情况与我们今天对于体育与戏剧的印象似乎无二,那些清晰而充满趣味的观赏过程依然发生在体育场、优秀的戏剧尤其是儿童剧身上。而尽管戏剧美学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呈现,但那些自以为是或故弄玄虚的作品照旧让观众心生疑惑。布莱希特上世纪20年代对戏剧艺术的思考,放在今天,依然足以唤起我们对戏剧发展困惑的追问:我们为什么要进剧场,舞台上是否有经过训练的身体和合理的技术,什么才是健康的观演关系?而布莱希特对于戏剧艺术最质朴,也是最必要品质的强调,尤其是他从未停止的,为了更好反映现实而推进的文学技术化和舞台革新,以及其所孜孜以求的,戏剧艺术从未因强调思想与理智就抛弃的宝贵的娱乐性。而上面这段引文的出处,雅恩·克诺普夫的《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一书中,为我们客观而详实地呈现了这位即使在昏暗时代,依然饱有生活趣味的戏剧家的生活与艺术创作。

中国剧坛熟悉又陌生的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全面而深远,然而又充满误读与基于误读的创造。上世纪30年代,布莱希特首次以“白礼奇特”的译名出现在赵景深的翻译文章中,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剧坛对布莱希特的印象与其“反法西斯流亡作家”的身份紧密相连,停留在零星译介的文字之中。而布氏对中国戏剧创作的真正影响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两次译介与排演热潮。

虽然黄佐临先生1959年排演《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试图让中国观众即时看到最接近柏林剧团排演的样貌,由此理解布莱希特的戏剧观念与价值,然而事实是,“间离效应”的基本内涵,即所谓的“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的真正魅力,对于彼时的中国观众,还不能完全领会。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观众对原作所表现的德国战争、生活现实本身不熟悉,本就不熟知又何谈“陌生化”。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在布莱希特译介中对其理性、思考的侧重,相对而言则对其艺术与娱乐层面,未作过多处理甚至偏废。黄佐临、陈颙1978年导演的《伽利略》,创作者参考了德语、英语、俄语多个译本,努力打通了剧中的主题思想和连贯性,虽然作品最终以公演90场标志着布莱希特作品的观演与接受热度,然而这却是建立在又一次兴奋误读的基础之上。

在对布莱希特的所有误读中,最明显的无异于“教育剧”(布莱希特自己将英文译为“the learning-plays”)。布莱希特在1929至1933年间创作了一系列被称为“教育剧”的作品,在形式上它们多为短剧、或由短场景构成,剧中往往通过场景的设计,让读者、观众学习对一个事件/问题,正、反观点的讨论。布莱希特强调“教育剧”需要表演者与观众融为一体,共同参与实践,是一种为了生产者的艺术,而不是为了消费者。

中国在译介布莱希特之初,就看到了以《措施》为代表的教育剧的独特风格,及其在意识形态上所显露出的社会功能,加之布莱希特出于对中国革命的认同,将不少“教育剧”的情节发生地点都定在了中国。中国学者很快就对教育剧展开了积极译介与讨论,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切却依然仅仅停留在了教化层面。由此促成了中国剧坛以教育、警示那些正在或已经犯错同志“走错了路”为主题的“教育剧”的创作热潮。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对于世界剧坛而言,布莱希特的影响过程,也充满了误读色彩。除了德国导演汉斯·西贝尔伯格1953年用8mm摄像机拍摄的柏林剧团排练片段,还有布莱希特根据剧团排练记录整理而成的几部“模型书”(Modellbuch),我们对于“间离效应”及由此形成的“叙事剧”(也译为“史诗剧”)的表导演风格,都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与描述。然而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间离效应”之所以对我们而言依旧陌生,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布莱希特的认识过于严肃而活泼不足。正所谓“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雅恩·克诺普夫的这本传记,作为中文世界至今最为接近布莱希特生平原貌的译著,为我们呈现了这位在昏暗时代“换国家比换鞋还快”作家流亡的一生,同时更帮我们还原了他生活的艺术,以及对于每一阶段生活娱乐、技术的关注,以及如何据此在戏剧创作领域不断开拓出新的风格与意义。

布莱希特的朋友圈与生活艺术

雅恩·克诺普夫,这位多次参与布莱希特作品、传记编著的学者,虽然如其在《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后记中所言,自己在这本50余万字的传记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删略”,但这本书最主要的优点却恰恰在于客观而详实,加上译者明晰的翻译,帮我们最大程度还原了全才的布莱希特,在戏剧、诗歌与小说上不同创作风格的诸多细节。

克诺普夫以布莱希特一生所经历的德国政权更迭作为叙述的时间节点,由此我们得以梳理出“间离效应”与“叙事剧”,如何在布莱希特的日常生活中一步步汇聚成型。与此同时,克诺普夫更为我们搭建起了一幅,布莱希特的创作如何与不同时期社会、历史构成互动关系的有效图景。

克诺普夫在书中不厌其详地讲述布莱希特的成长经历与交往对象,从让其领会诙谐幽默与粗鲁放荡的平民文化娱乐魅力的童年挚友奥尔格·范策特;年少相识又合作终身的舞台设计师卡斯帕尔·内尔;给予他诸多创作启示的卡巴莱演员卡尔·瓦伦汀;到伴随其流亡生涯,不断结识、为其提供创作素材、灵感源泉的文学家与思想家,包括福伊希特万格、安娜·西格斯、亨利希·曼、瓦尔特·本雅明等等,当然还有与其几乎终身从创作到意识形态观念相左的托马斯·曼;有促成他将体育比赛与戏剧欣赏进行有效类比的重量级拳击手萨姆森-廓尔纳;有包括恩斯特·布施、查尔斯·劳顿在内使其得以最终形成自己演出风格的诸多出色演员;还有与布莱希特充满复杂纠缠的爱人与情人们,包括保拉·班策霍尔、玛丽安娜·佐夫、伊丽莎白·霍普特曼,早逝的玛格丽特·斯蒂芬,露特·贝劳,以及终身的伴侣海伦娜·魏格尔。

布莱希特与朋友圈的互动,见证着他一生的艺术与生活,成就了他创作的追求与风格。相较于其他评传,克诺普夫更为详尽地讲述了布莱希特的成长时期。不仅包括除他如何在少年时就展露出对事物不同寻常的观察与处理,比如他如何通过改写试卷成功提高成绩,如何凭借自己的长谈阔论击退女友身边的情敌,还包括布莱希特如何面对母亲的病逝、父亲的情人、友人的奔赴战场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追索了不同时期布莱希特戏剧观念,包括他如何开启从大众娱乐工业中寻找观众、新的戏剧技巧的想法,以及后世作为“间离效应”标志性的理念与布莱希特彼时生活,时代社会、娱乐事件的关联。

布莱希特在慕尼黑的学习与生活,作为见证布莱希特在戏剧创作上崭露头角,标志一种新的写剧、导表演风格形成的时期,克诺普夫详细地讲述了布莱希特如何旁听慕尼黑大学教授阿图尔·库彻尔(他与马克思·赫尔曼一起被视为德国戏剧研究创始人的学者,同时也是魏德金德好友)的讲座。众所周知,布莱希特对于剧作家弗兰克·魏德金德的喜爱,他甚至为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取名“弗兰克”,以向自己心爱的偶像致敬,而库彻尔将魏德金德邀请到课堂,更是直接促进了布莱希特对戏剧的兴趣与创作热情,这种兴趣培养关系,颇像民国时期张彭春对曹禺的鼓励。

对于后世,人们用以判断“叙事剧”风格的舞台元素,克诺普夫也进行了详实的追溯。比如“布莱希特帷幕”(Brecht-Gardine),实际上是“内尔帷幕”,由卡斯帕·内尔设计,由此帮助布氏实现舞台革新。如书中所写,这种舞台上半高的帷幕带有鲜明的原始性色彩:“简单的麻布和铁丝,仅此而已。这也证明,内尔和布莱希特不注重舞台的现代化和科技化,而更多地坚决使用与戏剧相适应的方法,以创造现代戏剧。”而这一元素,在今天的剧场中也成为向布莱希特致敬的重要标志。

又如我们常挂在口边用以鉴别“间离效应”的三板斧:第三人称、语句采用过去时态、朗诵舞台提示和说明。这些想法在书中被一路追溯至布莱希特早期创作散文中的“介绍性叙事者”,其特点在于这一角色设置,向观众介绍自己对舞台的观察而不参与其中。对于今天繁花迷眼的剧场手法而言,这种“叙述人”随处可见未免小儿科,然而有意思的正在于,通过克诺普夫的历史场景再现,我们得以了解,这种手法的发明背后,实际是布莱希特对当时德国体育直播节目技术的观察,及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布莱希特贯穿一生的对于文学“技术化”的实验与创造,从未标新立异,而一切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如果这本传记命名中的“昏暗时代”帮我们概括了布莱希特在不同政治、战争境遇中的流亡与遭遇,那么“生活艺术”则是将我们对布莱希特的“间离效应”,从艺术理论的字里行间,重新拉回到日常生活的土壤里,让我们看到布莱希特艺术革新与实验背后,对时代、日常生活敏感而艺术的观察。

布莱希特与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时至今日,布莱希特的“间离效应”,及其最直接用以拓展戏剧艺术界限的打破“第四堵墙”,早已不是值得欢呼的行为,更不会成为决定戏剧艺术是否塑造出新风格、新类型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短平快”特征的审美时代,我们的创作者似乎更愿意执着于“间离效应”技法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小剧场艺术、综艺喜剧节目中,我们到处可见“布莱希特”的影子,“间离效应”的泛化、游戏化使用,但却无法据此追溯一个对应的清晰实体,更不要提创作者的态度。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让剧场革新的动力和技术元素变得日新月异,然而“技术化”对于今天的剧场,似乎更像是吸睛、追赶时代潮流的点缀,今天的戏剧是否会因为多媒体,VR、AR或是全息影像实现真正的舞台革新,甚至拓展出全新的发展领域,似乎前景依然渺茫,相较而言,人们更关注的是这些技术,甚至科技,如何成为讲故事的有效手段。

短暂梳理近年来中国剧场与布莱希特剧作的几次直接对话,孟京辉成了一个关键性纽带,从2014年孟京辉与澳大利亚马尔特豪斯剧院合作、用英语演出的《四川好人》,2016年有其监制、工作室青年演员刘畅创建“黑猫剧团”排演的小剧场《四川好人》,到去年孟京辉的新作《太阳和太阳穴》(改编自布莱希特《潘迪拉老爷和他的仆人马狄》,我们在孟氏剧场中,看到了今天的戏剧艺术对大众趣味、娱乐消费元素最即时、集中的调用,然而“态度”似乎成了缺席者。即使演员会在开场前认真提醒观众“请保持间离和清醒意识”,然而思考却始终没办法准确对应于今天的现实。

深谙生活艺术的布莱希特,虽然以“间离效应”强调动脑子比动情重要,极力避免观众与作品共情,然而在讲故事艺术上游刃有余的布莱希特,懂得如何为观众创设“代入感”,让观众快速与剧中的真实情境达成认同,继而开启更加有效的思考。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而言,或许现实自身的复杂,已经很难在舞台上被完整的情境化,更不要提孕育出清晰的态度。所以即使世界范围内对于布莱希特的译介似乎正在重新开启一股热潮,“间离效应”的本意也已经发生转变,或许相比于“态度”,呈现世界的矛盾或是选择的可能性,甚至在未来进行选择的可能性本身,才是布莱希特与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最有效的关联。

借由“柏林戏剧节”,克里斯托弗·吕平导演的布氏早期的作品《夜半鼓声》即将在北京上演。或许吕平对《夜半鼓声》两重结局的设定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夜半鼓声》讲述了有关爱情与革命的选择问题,资产阶级的女儿安娜与士兵克拉克勒尔相爱订婚,然而克拉克勒尔奔赴战场后一去不回,这期间安娜与父亲提拔的伙计穆尔克发生关系并怀孕。在订婚路上,安娜遇到了归来的克拉克勒尔,安娜拒绝了他,克拉克勒尔心灰意冷,在酒馆遇到了革命的群众,于是决定加入他们。然而在革命的路上,他再次遇到安娜,安娜告诉他自己并不爱穆尔克,于是克拉克勒尔放弃革命,选择了爱情。在吕平的排演中,他改动了布莱希特的结局,将“革命”与“爱情”两种结局的选择,甩锅给了今天剧场里的观众,那么到底如何选择,每个人会形成个性化的思考。

《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中对于布莱希特与中国,尤其是1935年在莫斯科与梅兰芳的交流,相对着墨较少。然而书中的字里行间却始终能够勾连起我们对当下我们的生活与艺术的联想与思考,这或许就是布莱希特曾经的生活艺术中,我们可能接收到的最好的启迪。

【读特新闻+】延申阅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索·恩 人物传记六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索·恩 人物传记六种 《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德]沃尔弗拉姆·希曼 著 杨惠群 译 在历史叙事中,奥地利帝国首相,“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梅特涅一直以与一切自由、民族力量反其道行之的敌人形象出现,似乎是一个反动的化身。对此,历史学家沃尔弗拉姆·希曼用两大本书为这位影响欧洲四十余年的国务活动家赋予了全新的形象:“梅特涅的思想在19世纪颇为现代!”

《俾斯麦:一个普鲁士人和他的世纪》 [德]克里斯托弗·诺恩 著 陈晓莉 译 俾斯麦的一生首先是普鲁士的,然后才是德国的,除此之外也还是欧洲的。作者诺恩从这样三个角度来写这位“铁血宰相”,此外,作者还充分考虑了历史表述的主观性和史料的局限性,将俾斯麦平凡生活的一面、与其所处时代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

《伊本·赫勒敦:天才的一生》 [美]罗伯特·欧文 著 苑默文 译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总结了阿拉伯诸王朝兴衰的历史,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循环的观点。因此,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赫勒敦的著作堪与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相媲美。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对这位伟大的阿拉伯思想家及他所处的时代进行了全新思考。

《作家、水手、士兵、间谍: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秘密历险记 1935-1961》 [美]尼古拉斯·雷诺兹 著 马睿 译 本书作者雷诺兹身份比较特殊,他曾是美国中情局博物馆的前馆长,在本书中,他在历史的暗影中发现了一个人们从未见过的海明威:经史料证明,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曾有为美苏两方供职的经历。

《守候黎明:全球化世界中的约瑟夫·康拉德》 [美]马娅·亚桑诺夫 著 金国 译 作者亚桑诺夫不但有细腻的文笔,更是一位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的历史学家,她不但把康拉德的生平细节和他的四部伟大作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对同时期的大英帝国进行了“深度游”。与其说该书是一本康拉德的传记,倒不如说是作者是借这位文学大师来讲述世界史的一个阶段。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德]丹尼尔·施赖伯 著 郭逸豪 译 目前唯一完整记录桑塔格一生的传记。作者通过纪念桑塔格的多个维度,来捕捉她的一生和精神,进而描绘了一个迷人女作家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一生,呈现出一个完整丰满的桑塔格。更为难得的是,此书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当时动荡的文化变革现象。

编辑 张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