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藏(第55集)

作者 庞贝 演播 冷炳冰
2019-06-17 11:28
摘要


兔走乌飞,鸟啼花落,春去秋来忽焉三载。我在失魂落魄中山行野宿,我向那些燃着篝灯的驿站探询,也在那些驿站的诗板上留言。我走过无数个城邑和村落,也穿过一场又一场苦雨和凄风,我所寻觅的人却依然杳无影迹。

三年假满,我本应向官家复命,官家也定会与我续约。那宝玺仍在我所埋藏的秘处。我若不向官家复命,未来就是真实的逃亡。

光阴迅速,年命如流,三十载寒暑倏忽而过。

大中祥符元年,天下是真宗皇帝的天下。昔年太宗皇帝欲让我辅弼的恒儿,而今即是大宋朝的官家。

九五之尊,万乘之贵,他们皆是天纵神明,皆为天生天子。真宗皇帝自然亦是大有来历,本朝实录早有记载:恒儿生时左足有天字纹,太祖爱之,育于宫中;幼时尝登万岁殿御座,太祖问曰“天子好做否”?恒儿答曰“由天命耳”。

太祖启运立极。太宗励精图治。及至真宗之朝,天下俨然已有盛世之象。民无大乱,朝无巨贪,外以檀渊之盟与契丹媾和,边境暂息祸患。真宗皇帝登基十载,由而立至不惑,而我已是五十有五,已是满鬓青霜的年岁。天命已知,心力犹存,我却依然未能找到那母子。在此大中祥符元年,官家的盛举予我以最后的契机。

先是官家发梦偶遇神人,神人说上天将赐降“大中祥符”三篇,是为彰扬这太平盛世。新正初三,真宗皇帝对近臣说梦,遂于宫中速建起黄箓道场,不日便有天书现于承天门。官家召群臣拜迎天书,又见紫气如龙凤覆宫殿。那天书赞官家奉天庇民,居器守正,德修仁施,世祚延永。于是便有野人献嘉禾,州牧献灵芝,乌鸦逢盛世而变白,蝗过有德之地不食苗。春三月,泰山父老千二百人赴京请封禅,又有兖州并诸路进士等八百四十人诣阙请封禅。四月,又有天书下降,便有文武官、将校、蛮夷、耆寿、僧道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余人诣阙请封禅。又有朝臣文思泉涌,连上五表恳请:汉武盛世封禅,唐宗盛世封禅,今逢三百年未有之盛世,当行三百年未有之大典。盛世封禅,乃太祖太宗夙愿。盛世盛典,自是天意。天既垂休,礼罔不答。

上苍已降天书,来而不往非礼。又有司天台奏曰:“前岁周伯出氐南,煌煌然可以鉴物;去岁五星聚奎宿,郁郁乎文明日盛。德星高照,所见之国大昌。当兹昌明盛世,不封禅何以报天恩!”官家不再虚谦,遂诏令秋十月东封。

普天同庆,举国若狂。贡使络绎于道,他们来自高丽、女真和大食,也来自西凉和西南等蛮番。献礼者载歌载舞,他们自有官方的邮车驿马供驱使。

大中祥符元年,“太平天子”为这旷世大典而劳神,而他梦寐以求的却不是这些奇珍和异物。神人说将降三道“天书”,官家却不知这第三篇如何写,也不知该预置在何处。官家依然期待那最宝贵的祥符现世,他以十万两黄金悬赏耿真人,而那传国玉玺其实就在我手上。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汉武盛世封禅。唐宗盛世封禅。汉武帝唐太宗都曾拥有这宝玺,倘若这宝玺在这大中祥符元年再现,那将更是太平盛世的天启明证,也定将使本朝官家千古流芳。泰山封禅,原本就是为千古流芳。

官家欲求千古流芳,而廷臣们亦将加官进秩,不枉一番辛劳。

天赐国宝。他们视其为圣物。我若拱手献出这圣物,即是与官家共襄盛举,亦是广告天下我还活在这人世间。官家必将大事张扬这盖世之功,官家的诏敕将会印在朝报上,那些驻京的进奏院官员自会将其誊抄成邸报,那些邸报将会快马传遍帝国的每一个州县,那些诏敕将会传作坊谈巷议的新闻。假若有了这样的广告,他们(那苦命的母子,倘若他们还活着)就有望找到我。

而这盛世只是他们的盛世,只是颂歌和谀词中的盛世。官家祈雨赈恤,我却看到廪粟为公人所贪;官家免赋役释狱囚,我却看到民宅为酷吏所强拆;官家谕令诸路收瘗暴骸,我却看到河上有更多的浮尸;官家劝学举才,我却看到官以贿进,士子求官必先学做小人。

这确是他们的盛世好日子。四境平,户口增,官库盈。读书人争相传诵官家新作的《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冗员塞途,文恬武嬉。官家诏禁朝臣非休暇例假群饮,他们便奏请设立一个天庆节。他们说天子门生躬逢盛世,天天都该过天庆节,而为天庆而饮即是效忠,即是尽职。(是年冬月,官家便诏令以正月初三为“天庆节”,因官家是在该日首言天书梦。)

瑞光庆云,一派祥和。他们颂圣以自献,借圣以自高。他们上下相蒙,惟事贪赃渎货,始蚕食,渐鲸吞,视万金呈纳如箪馈。他们说盛世无阙政,官家便明谕禁百姓告御状,禁庶民习天文,禁僧道言祸福,又废贤良方正直谏科,又令焚毁民间谶图纬书,传用惑众者剐,隐匿不报者斩。

而我藏匿的不只是那宝玺。那卷谶图足以让我送命(我几乎已忘记自己有太宗皇帝赐与的丹书金券,九死之中我至少可免一死)。南唐三主都曾见过那谶图。紫微郎朱铣更是想毁掉它。这大宋朝也有这样的紫微郎。

这远非我想见到的盛世。

大中祥符元年,我为这最后的抉择而煎熬。如若献出这宝玺,这或将是找到那母子的惟一指望。我已在日月交迫中苦寻三十三载。而若他们已不在人世,我的献玺之举就非但毫无意义,反且是违逆父亲的遗愿。我难以确定那母子是否还活着,我能确定的是父亲已殒命。

而父亲究竟是有怎样的意愿?在那李氏后主的末世,父亲拒不献出这传国玺,但若生逢当今这样的盛世,父亲依然会宁死拒献么?

父亲予我以寄托,耿先生给我以历练,她也给我以信任,给我以救护。而今纵使相忘于江湖,我却依然感受到她的护佑。

我一夜之间长大成人,他们予我以重负,也将某种愿力传到了我身上。一切惟有听凭自己的决断,也惟有以独自之力承担。而今我已自识宿命,余生就更不可为官家所驱策。

锦鲤跃龙门,白象驮宝瓶。他们说这是太平盛世。南唐烈祖之世不也是太平盛世么?史虚白却不愿献出这宝玺,盖因那太平盛世已有宋齐丘在作怪。有宋齐丘尔后有“五鬼”,有“五鬼”尔后有元宗朝的宵小乱政。而在这大宋朝的太平盛世,我分明也看到朝堂中满是宋齐丘式的贼人。

我确信耿先生还活着,她老人家道法高深,自可逃避官家的罗网。万里层云,千山暮雪,纵是云山遥远,纵是游踪无定,我却依然能感觉到她的存在。“万里云天,皆非心外。”若要献出这宝玺,她定会设法传给我信息。

这宝玺不过是一块玉石,即便是以无价之宝和氏璧制成,即便这荆山之玉是岁星之精所化育,这印文也还是凡人的手笔。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千年传承已将其变作天赐神物。这是人间帝王至高无上的法宝,这法宝将使他们的威势更骄恣。

我将那传国玉玺封藏在黑暗中,就让它在黑暗中等待我无望看到的时世。我也将自己这颗破碎的心留在黑暗中。这黑暗便是此生此世无尽的折磨。

行走在凄风苦雨中的母子,他们听不见我的呼喊。莫非那只是一个幻影?

大中祥符元年,我因父辈的重托放弃了找寻他们的契机,而我加诸自身的是另一重重负,这将是伴我至死的苦痛。

我祈愿这只是我自身的苦痛。倘若他们已离人世,他们会因我的使命而骄傲;倘若他们依然流落无依,他们的磨难会因我的苦痛而减除。

我依然不会放弃这苦寻,我祈盼上苍为这至诚所感给我以惊喜,即便只是在我咽气之前匆匆一见,即便是要我来世做小人。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我在阒寥孤寂中又走过了三十载。断想崖前,无阴树下,朦胧间我恍若又看见那幻景。我看见风雨之后的一道彩虹。我看见那母子在向我挥手作别。那彩虹之后是更为深沉的夜幕。

编辑 陈冬云


(作者:作者 庞贝 演播 冷炳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