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撞上端午,送粽子也是好彩头
读特记者 韩文嘉
2019-06-06 11:52

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包……又到一年端午节。在深圳地区,古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深圳民俗学者廖虹雷,了解深圳端午传统风俗以及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廖虹雷介绍,端阳节,深圳人叫“五月节”。古文“五”“午”相通,因此,五月、五日可称作“午月”“午日”,是为“重午”。农历五月,是全年酷热之始,五毒蛇虫活跃,处于亚热带地区的深圳为适应炎热天气,民间早就在“五月端”的时段里采取祭祀、避讳和各种措施防毒、消暑、避灾,形成风俗。清康熙《新安县志·风俗》载:“五月端午,酿角黍,缚艾虎,制龙舟竞渡”,300多年前,本地就有食粽子、挂菖蒲、缚艾虎、佩香包、饮雄黄酒、洗龙舟水、龙舟竞渡等内容的节令习俗。

深圳当地人除了艾草、菖蒲之外,还把榕树叶、香茅草、柚子叶、黄皮叶、柏叶、桃枝等8种药草一起绑扎悬挂在门上,取谐音悬“百草”。悬百草除了“榕”(勇)、“柚”(佑)、“桃”(逃避灾祸)等寓意之外,与古人的“药熏”同出一辙。用五彩丝线织成小网兜,装上一个红鸡蛋,让小孩挂在身上,这也是深圳人过端午的习俗。

廖虹雷介绍,端午后天气逐日炎热,面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古人采取“洗龙舟水”等洗浴方式,以及赛龙舟等健身形式,以此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深圳将赛龙舟称为“扒龙船”或“扒龙舟”,除了竞速的龙舟竞赛之外,还有一种“划龙船”,只表演技巧,不排名次,轮流在各村举行,连划多日,气氛热烈。其中,松岗、盐田和南澳三地“扒龙船”最负盛名。

近几年来,深圳各个街道社区开展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越来越红火,廖虹雷认为:“这些活动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与老百姓的生活相结合,是蕴藏在民间富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今天纪念端午节,应当注重挖掘、保护的地方。”

今年端午节当天适逢高考,廖虹雷介绍,其实,在传统习俗中,粽子寓意“高中”,对正在升学、考试的亲友,送粽子也是祝福考试顺遂的一个彩头。例如粽子里如果包上红枣,即为“早(枣)中状元”,包绿豆则取“绿”“禄”同音,也有高中之意。不过,医生也提醒考生,考试期间饮食应清淡易消化,粽子尝尝即可,肠胃功能较弱的考生不宜多食。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