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唐强:大铲岛上的“掌灯人”
读特记者 方慕冰
2019-05-05 07:51

唐强

位于南山区蛇口西面的前海湾海面的大铲岛上,有一座花园式的电厂,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海风拂面,行走在其间,仿佛置身于某个度假景区。然而,14年前,这里除了码头上用于船舶停靠的三根木桩,其余一无所有。

我国第一座岛屿式天然气发电厂在这里从零开始、拔地而起,深圳市广前电力有限公司运行部部长唐强也在这里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作为今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他始终是这座大铲岛上的“掌灯人”。

启程

“早在2005年11月,广前电力公司建设之初,我就来到大铲岛,一待就是十几年。”唐强陷入回忆中,“刚来的时候,这是个刚刚劈山填海建的无人岛,连淡水都没有,只能借用当地的小渔船,一桶桶地运过来使用。”

2006年10月30日,电厂出线工程终于全线架通,这是世界上首条最长的跨海11公里220千伏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设备运输延迟交货等问题层出不穷。为克服困难,唐强和他的同事们重新编制了里程碑计划,颠覆传统的安装顺序,首创性地采取了先安装发电机组,等设备全部到位后,从炉侧进入安装燃机的方式,并最终取得了安装成功。

每年的夏天台风季来到,对于唐强和他的同事们来说都要面临考验。一旦台风过境,公司立即执行紧急预案,除了关键岗位和技术人员的主要负责人,岛上的其他工作人员都下岛避风,船只也离开海岛前往避风港避风。“我们留在岛上抗台风,要提前做好措施,避免高空坠落、工地坍塌、低洼水浸等事故发生,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

正是这种驻扎到底的精神,让广前电力公司从浇注第一罐混凝土开始,到可接受电网反送电,可靠性试运行直至商业运行……2007年3月,3台燃气发电机组相继顺利投产,创造了燃机电厂建设的奇迹。

开拓

昔日的荒芜之地变成今天蒸蒸日上的电厂,开拓创新成了新时代的主题。

唐强始终紧盯技术发展的前沿,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牵头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近年来,他及其团队开展的《无外来辅助蒸汽温热态启机研究应用》项目,无需外来蒸汽,可实现机组自启动,对于两班制调峰机组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同样的年度气量,每年可多供电3000余万千瓦小时,贡献效益达1500多万元人民币,年节约折合7000吨标煤,机组供电煤耗及厂用电率每年均有显著的下降。

近5年来,他获得公司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0多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4项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就拿我发明的保安段接地检查装置来说,回路接通时即可点亮,不亮了就说明有故障,可以高效地检测出设备的工作状态。”唐强的想法十分朴素,“发明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不能总犯同样的错误,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必须立即和团队一起分析总结,再对其进行优化和改造。”

驻守

供电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建设期过后,唐强仍不能每天回家。

日常的时候,他坐着每小时才开行一班的公司交通船去大铲岛上上班。三班倒的时候,他留在岛上的值班宿舍里。“晚班是夜里1点,下午5点吃过饭以后稍作休息,凌晨起床,上班到第二天的9点。”

许多节假日,唐强也是在岛上度过的。运行部59名发电运行人,是唐强除了血亲以外的家人,朝夕相处,团结融洽。

“这个厂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重要,看着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工作不忙的时候,唐强会远眺一海之隔的前海自贸片区,遥遥的万家灯火让他“有点自豪,觉得有自己的一分贡献”。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