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书单 | 欢迎光临“纸上自然博物馆”
蓝笑笑
2019-03-17 13:25

最近,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每天都有人晒花花草草?有道是: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刚过,每天都有不同的花卉草木绽放,因此本期主题书单,我们精选了十本自然之书。这其中,有关植物的,有关动物的,有宏观世界的,有微观世界的,有科学的解构,也有文学的抒情。

《可装裱的英国博物艺术》 [英]安德烈娅·哈特 著 许辉辉 译 商务印书馆 2019年2月版

首先推荐两本图文并茂的书。《可装裱的英国博物艺术》,该书精选了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一百余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从雕版印刷到水彩,从墨水画到木炭画,探寻了英国动植物的各种记录方式,全面呈现了三百年的英国博物学之美。书如其名,该书每一页展示的精美艺术品,除了可以让你探索不列颠群岛的自然多样性,观察英国的地质、植物和动物,它同时也是一场视觉盛宴,每一幅都足以装裱的画像,让你宛如畅游“纸上自然博物馆”。

《世间万物:与植物、星辰、动物的相遇》 [美]艾米·里奇 著 徐楠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2月版

《世间万物》被《卫报》誉为“对自然世界诗意、无法归类的冥想”。该书收录了26篇关于动植物、星系天体的故事,既是一本充满好奇心的科普童话集,同样因书中三十余幅精美公版古书插图,会让读者有一种“科学家思维与诗人烂漫交织”的感觉。翻开书,你的阅读行迹不但将遍布家中的卧室、书房、客厅、阳台,还将漫游河流、森林、地球、星系。

《花花草草:周瘦鹃自编小品文集》 周瘦鹃 著 中华书局 2019年2月版

不过,即便我们的想象可以遨游宇宙,说到与自然的交流与互动,仍是我们与之最直接的碰触,一草一木之间,留下了我们最多的感动。下面,推荐两本散文随笔集。与张恨水、包天笑等人并称“民国通俗小说五虎将”的周瘦鹃,亦有着造诣极高的散文小品创作功力。有研究者认为周瘦鹃的散文比小说成就更高,而其中,尤以花木小品文为一绝。《花花草草》一书,收入周瘦鹃亲自编订的《花前琐记》等六本小品文集,原汁原味地反映了他晚年文章的全貌。拜读先生写于五六十年前的文章,除了欣赏其文笔清丽,更感佩其学识深涵。

拔蒲歌》 沈书枝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2月版

《拔蒲歌》则是80后作家沈书枝的最新散文集,此书分为三辑,其中第一辑“红药无人摘”,皆为作者借从前乡下常见的野草花树,写出自己回忆里亲切难忘的情感。此外,作者也在当年家乡春天菜园里的实景描述中,隐含了与之同时的乡村变化缩影,阅读一篇篇甜中带苦的文字,你也会在别人的故事里产生共鸣。

《昆虫志:人类学家观看虫虫的26种方式》 [美]休·莱佛士 著 陈荣彬 译 紫图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1月版

下面是两本“志”,其一为入选《纽约时报》2010年度好书的《昆虫志》。在万物刚开始时,还没有人类的存在,那些种类繁多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就把自己写进了地球百科全书的第一页。这是《昆虫志》一开始的叙述,有点开天辟地的史诗意味吧。接下来,作者休·莱佛士邀请他的伙伴蜜蜂、蚂蚁、蝗虫、蝴蝶,甚至苍蝇、蟑螂,一起开始了充满想象力的旅程,而读者则跟随其后,一起探寻未知的疆土。此书可以视作一部跨物种民族志的实验之作,书中有一些关于昆虫变形、迁徙、视觉和繁殖的精彩段落,但重点始终是人类对昆虫的反应,以及“我们”与“昆虫”共享生活和环境的方方面面这一不可避免的现实。相比法布尔那本经典的《昆虫记》,这本《昆虫志》写出了昆虫世界的新高度与新境界。

《菌物志》 斑斑 著 联合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12月版

不但昆虫在地球上先于人类,“小菌菌也比人类更古老,可以说这地球原本只属于它们。”这话是国内博物学作者斑斑在她的《菌物志》里说的。众所周知,魏特克所定义的“五界系统”,除了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还有真菌。在这本《菌物志》中,作者呈现了一个我们不甚了解、甚至有些忽视的真菌世界。也许你会被书中很多类似裸盖菇、驼孢锈菌的名称弄到懵圈,但随着斑斑趣味横生、娓娓道来,既有童心又有那么一点点恶趣味的讲述,我们便知道了被阿斯特克人顶礼膜拜并视之为“神之血肉”的,就是能致幻的裸盖菇;而在十九世纪中叶,正是因为不起眼的驼孢锈菌摧毁了东印度群岛的整个咖啡业,而大英帝国的东方银行也随之倒闭,斯里兰卡茶树才得以崛起,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也由喝咖啡变成了喝茶。

《生命的运作方式》 [美] 马伦·霍格兰 / [美] 伯特·窦德生 著 洋洲 / 玉茗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12月版

认识和了解自然世界,图文交错是最好的方式。美国生物学家马伦·霍格兰与画家伯特·窦德生合著的《生命的运作方式》便以一边读文一边读图的方式,向我们解释植物是如何将阳光转化为能量的,DNA是怎样使用四个字母就编码出地球上所有生物指导书的,精子和卵子为什么可以组成一个具有五万亿细胞的婴儿,生物之间又是怎样竞争与合作的……说到底,这本书展示和探讨的,就是所有生物的终极问题:生命从何而来的?它到底是如何运转起来的?

《自然纪事:塞拉菲尼插图版》 [法]儒勒·列那尔 著 [意]鹿易吉·塞拉菲尼 绘 魏清巍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10月版

由法国文学家儒勒·列那尔所著,意大利艺术家塞拉菲尼绘制的《自然纪事》,则在自然里、乡野中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生灵与瞬间,发现了蕴藏其中的生命能量。在书页之中,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家与今日才华横溢的意大利艺术家相遇,他们用精彩、诗意、诙谐的故事与美轮美奂的植物插画进行“对话”,而我们得以在漫无边际的想象中静观大自然的妙趣与灵动。

《库蒙的食人兽》 [英]吉姆·科比特 著 孙睿苏 译 新星出版社 2018年12月版

最后,推荐两本英国作者的非虚构作品。吉姆·科比特的《库蒙的食人兽》虽是首次被翻译引进到中国,但在纪实文学史上却是畅销70年的大作。书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他与库蒙山区食人兽(虎)相对抗的过程,同时也是他由一个成功的猎人转变为自然保护主义者的过程。由于是亲身经历,因此本书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画面,残酷真实的场景,让读者犹如置身在危机四伏的印度山区之中。

《放牧人生:湖区故事》 [英]詹姆斯·里班克斯 著 尹楠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7月版

读英国作者詹姆斯·里班克斯的《放牧人生:湖区故事》,仅看目录:在牧场、夏、秋、冬、春,相信你会很容易想起中国作家李娟,以及她笔下的新疆,季节变化的牧场,还有那些生动有趣的人和事。这本《放牧人生》不仅是描写英格兰北部湖区牧场的自然文学佳作,同时也是一本探讨传承、根源、归属这些今天来看似乎有点不合时宜的命题之书——为何“现代工业社会对‘去某个地方’和‘一辈子干成点什么事’是如此着迷”?在作者看来,从学校毕业没有妄想出人头地,没有设法离开牧区,摆脱那些“没有出路的脏活和狭隘的乡土生活方式”,回去和羊群一起干活,并不是愚蠢的,因为这种生活深深地扎根于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失去的土地之中。

编辑 刘彦

(作者:蓝笑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