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上海博物馆开幕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文/图
2021-05-20 18:34
摘要

5月20日,“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对媒体率先开放。本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继2007年“海上锦绣——顾绣珍品展”之后举办的又一次珍贵丝绣特展。

展览海报

5月20日,“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对媒体率先开放。本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继2007年“海上锦绣——顾绣珍品展”之后举办的又一次珍贵丝绣特展,展出上博馆藏中国明清缂绣精品27 件(套),辅以书画8幅(组),呈现丝理丹青的艺术妙趣,令观众饱览丝绣的非凡技艺与高雅格调。

明 缂丝群仙拱寿图

本次展览分为“明清缂丝书画”与“明清刺绣书画”两个部分,除部分顾绣藏品外,皆为首次展出。

清光绪 沈寿绣花鸟图

第一部分为“明清缂丝书画”。明清缂丝继承宋元缂丝书画气韵,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俱全。明代缂丝画朴拙可爱,工艺细腻,缂出图案后略加补笔,令人爱不释手。清代缂丝画面精致艳丽,中后期则大量以绘补缂,渐为时尚,蔚然成风。此单元首次展出上博馆藏11件(套),共17件缂丝画。其中有画心宽118厘米,纵164厘米的缂丝巨作《群仙拱寿图》,也有作为手持精巧之物的缂丝画纨扇。

摹绣倪墨耕花鸟轴

第二部分为“明清刺绣书画”。画绣题材主要有人物故事、花鸟山水等。明晚期诞生于上海露香园的顾绣声名远播,延绵至今四百余年。清末民初的江苏沈氏姐妹在传统书画绣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和摄影艺术,创立出“仿真绣”,也名“沈绣”,独树一帜而享誉海内外,开启近代书画绣之新风。此单元首次展出上博馆藏16件(套),共28件刺绣书画。其中有顾绣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作品,如馆藏一级品韩希孟顾绣《花鸟虫鱼》册;还有一件珍贵的明代宫廷绣佛图,由安喜宫施,为明宪宗二十五岁生辰祈福用,是目前罕见有明确纪年和用途的宫廷用画绣之物。此外,晚清著名沈氏姐妹的早期作品也从未展出过,如沈寿刺绣《花鸟图》一套四幅和《楷书七言诗文》一对,以及稀见的沈立刺绣《草间卧虎图》。

明 缂丝花鸟图

作为上博馆藏国宝级文物的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真迹因条件限制,不能现身展厅,本次展览通过展厅中高清放大近两倍的照片,让观众清晰看到这件作品的绝代风华。此外,观众还可以扫码获取“朱缂法”的导览说明及3D视频,一窥其精妙的缂丝技艺。

由于织绣书画类文物异常脆弱,文物保护要求较高,上博特为已装裱的缂绣画片专门设计制作了文物安全镜框。其中,为明代缂丝《群仙拱寿图》这样超过三平米、超大尺幅的作品制作巨型文物安全镜框,在国内尚属首次。

考虑到缂绣文物的脆弱性,展览时间仅为两个月,并且部分珍贵文物将于5月31日、6月28日进行轮换。本次展览于5月21日免费对外开放,并持续至7月18日。

(原标题《“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上博开幕》)

编辑 刘桂瑶审读 吴剑林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