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上海博物馆公布了2021年度特别展览计划,在这份牛年新展名单上,7个重磅展览贯穿全年,个个看点十足,令观众吸睛驻足。
1、“卓荦迎新”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
时间:2021年2月2日- 3月7日
为迎接中国农历辛丑牛年,上海博物馆于2021年2月2日至3月7日举办“卓荦迎新”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在全球疫情的艰难时刻下,继续团结促进国际博物馆间的合作交流,共庆中国传统新春佳节。
该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品包括上海博物馆馆藏的6件/组以牛为题的文物,以及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选送的2件文物。同时,书画馆、玉器馆及印章馆常设展厅亦特别展出相应材质的牛年生肖文物。
商代晚期 凤纹牺觥 上海博物馆藏
清康熙 景德镇窑五彩耕织图碗 上海博物馆藏
2、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
时间:2021年5月21日- 7月18日
缂丝与丝绣本为手工丝织与针线女红技艺,在融入绘画艺术后,缂绣绽放出绚烂光芒,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独特风景。
本次展览甄选上海博物馆藏中国历代缂绣书画文物精品,以期让观者一览此类艺术品之非凡技艺与高雅格调。展览既能让观众流连于前人遗留之珍宝,也为后继者创作出属于今天的锦绣篇章而提供重要的借鉴。
明末清初 缂丝《花卉册》之《佛手寿带》 上海博物馆藏
明 顾绣 《钟馗像》之钟馗 上海博物馆藏
3、瓷映苍穹:中西陶瓷交流大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6月8日- 9月12日
上海博物馆此次与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携手,联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等世界一流博物馆及知名机构典藏,以共同呈现重量级的中西陶瓷与文化交流大展,彰显疫情阻隔之下全球博物馆界的联合力量。
展览不仅汇聚明清贸易瓷中的名品,呈现中国瓷器风靡欧洲的盛况,更侧重揭示中欧设计、图像、技术和观念的交流与互鉴。与以往的贸易瓷展不同,本展览有两大新看点。首先,展览将深入呈现中国瓷器融入西方的历史,透过油画原作、宫廷陈设与欧洲镶嵌、加彩瓷器,展示中欧器用、审美和艺术的碰撞与交融。其次,展览将首次系统展现中国器物与欧洲陶瓷的交流与互动,精选意大利、葡萄牙、荷兰、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各地受中国影响的产品,通过精心组合比对,揭示中国技艺对世界物质文明的贡献。此外,展厅还将再现葡萄牙桑托斯宫镶满中国瓷器的穹顶,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壮阔历史与瓷映苍穹的恢宏气势。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 荷兰代尔夫特窑 釉上彩中国风与黑人纹饰壁砖 荷兰国立博物馆藏
明永乐 官窑青花执壶 奥斯曼帝国转赠法国 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4、海上千年书画艺术特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6月18日至2021年9月21日
为庆祝今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上海博物馆将特别策划举办“海上千年书画艺术特展(暂定名)”作为献礼大展。本次大展同时也是上海博物馆近年来为响应上海市政府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充分挖掘江南文化、上海文化号召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次展览系首次从学术上对上海书画史进行梳理。参展书画精品近150件(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时间跨度自三国至近代逾千年。展品以上海博物馆馆藏为主,并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和嘉定博物馆等市内文化机构商借部分重要藏品。展览分为四个板块:艺脉/艺术成就、风情/人文互动、鉴藏/艺术影响、潮头/海上风华,旨在较为系统地展示上海千年书画的成就与影响。
现代 陆俨少 云涌波起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元 任仁发 秋水凫鹥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5、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9月28日-11月28日(第一期);
2021年12月21日-2022年2月27日(第二期)
成立于1952年的上海博物馆,至今建馆已近70年,以拥有十四多万件珍贵文物享誉世界,而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珍贵文物是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捐赠文物的义举,从上海博物馆成立之时起从未中断过。捐赠者中既有社会著名人士,如潘达于、顾公雄、华笃安、胡惠春、庄万里、庄良有、杜维善、张永珍等人,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将毕生收藏的珍贵文物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给了国家,体现出了拳拳爱国之心。
上海博物馆受赠的文物几乎涵盖了馆藏门类的各个方面,青铜、陶瓷、书画、家具、印章、钱币、雕塑等库藏中都能见到这些捐赠文物,其进一步完善、充实了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和研究体系。同时,捐赠文物中亦包括了大克鼎、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等国宝级文物。上海博物馆即将迎来建馆70周年以及东馆建成开放,此次将分两期举办捐赠展,较为全面地展示这些捐赠文物,让观众了解这些捐赠者以及他们对上海博物馆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大爱、大善之举,也以此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对上海博物馆一直以来的支持。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 张永珍女士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南宋 宋刊《王文公文集》 房淑嫣女士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6、噩国青铜器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10月20日-2022年1月16日
噩国历史未载于史册,长久以来不为人知,却在青铜器铭文中不经意留下鸿毛鳞爪,等待后人发现。2007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羊子山发掘了一座西周早期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不仅精美而且铸有噩侯铭文,一段被历史长河吞噬了3000年的噩国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揭开噩国历史谜雾,上海博物馆特举办此次展览,并向随州市博物馆、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借展近60件噩国青铜器,加上馆藏的噩国青铜器,完整呈现了噩国青铜器的发展脉络。展览以青铜器为载体,铭文内容作经纬,为观者还原噩国的历史。这也是国内外首次聚集展示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噩国青铜器,期望能满足观者对上古历史、噩国史事以及青铜艺术的关注。
西周 噩侯方罍 随州市博物馆藏
西周 噩叔簋 上海博物馆藏
7. 中国漆器珍品展(暂定名)
时间:2021年12月17日-2022年2月16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之一,漆器文化历史悠久,艺术璀璨。2022年是上海博物馆馆庆70周年,也是中日恢复邦交50周年,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袂,拟在岁末迎春之时共同举办特别展览“中国漆器珍品展(暂名)”,并出版展览图录,举办相关论坛活动。
日本著名的中国漆器研究专家西冈康宏先生领衔策划此次展览。展览将汇集以东京国立博物馆为首的日本国立博物馆及知名收藏机构的中国宋元漆器珍品,以及故宫博物院、香港艺术馆、山东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机构的重要漆器收藏及考古出土品,若海外条件允许,兼向欧美的博物馆商借相关展品。展览以期通过展示海外传世及国内出土的宋元明漆器精品,系统梳理这一时期的漆器艺术成就,全力呈现海外漆器遗珍的历史价值与艺术内涵。
南宋 剔红花鸟纹长方盒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元代 黑漆螺钿波涛龙纹盘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注:本展览计划可能受疫情影响进行调整,请留意官方后续发布的消息。)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露锋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