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侨囍事,一场特别的客家婚礼!

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6-08-21 21:09
摘要

正在东莞市厚街镇举行的第八届漫博会上,一组《客侨囍事》微雕引人注目。

正在东莞市厚街镇举行的第八届漫博会上,一组《客侨囍事》微雕引人注目。

203707467361680999

这组由徐贫生、庄梓章创作的国内首款客侨婚俗微雕作品,客家民居建筑造型逼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客家婚礼迎亲场景:欢舞的麒麟开道,喜悦的唢呐、锣鼓声助阵,媒婆撑红伞,新娘过米筛,新郎喜相伴,乡亲挑礼担,小孩燃鞭炮……一个隆重而热闹的客家囍事,淋漓尽致地再现眼前。

131249589748406355

556626984121392880

《客侨囍事》是以东莞凤岗“观合楼”和“慕香书院”为背景创作的作品,婚礼举办的地点,就在凤岗最具客侨韵味的排屋楼——黄洞观合楼,以及已有200多年历史、曾是清朝“广东第一才子”宋湘任教地的凤德岭纂香书室。

观合楼位于凤岗镇黄洞榕树厦村,1927年由华侨蔡观合所建。蔡观合清末到南洋,开山经营橡胶园,创业发家后,回乡购地建房、办学,初定建四十间排屋、两座碉楼,约合1700多平方米,由于社会历史及其它原因,最终只建了八间房屋和一座碉楼工程就被迫停止。

观合楼共八层高约24米,占地43.5平方米,楼体巍峨挺拔,气势宏伟,楼顶有壁画浮雕,美伦美奂,底层与其它排屋相连,构成一个整体,观合楼在屋群当中,如同巨人,傲视四方,镇守家园。据了解,观合楼当年的建材都是由外地购入,经石龙装船从河道运到凤岗的。

与观合楼一样,凤岗镇排屋楼大部分都是由华侨出资建造的,每一座楼都有一个充满传奇的创业故事,每一座楼都有一个爱国爱乡的华侨故事。

在凤岗的凤德岭上村,坐落着凤岗镇唯一一座清代书院,这座书院的名字就叫凤德岭纂香书室。该书室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由上村张姓十七世祖张超群用千金所建,于2004年定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197893269284238033

该书室的名字,由清嘉庆年间被誉为广东第一才子的宋湘所起。乾隆中期(约1782年),上村财主张超群在广州经商,邂逅宋湘,发现他有博学之才,于是招之回乡,后聘为书室教师。宋湘为书室起名,并亲笔提写“纂香书室”四个遒劲大字。这四个字至今保存完好。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