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为“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建设汇聚磅礴力量!罗湖在东深供水工程现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程思玮
2021-05-10 16:21



位于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黄建华 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位于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56年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们在此默默耕耘、精心守护,全力保护着东深供水工程水质,保障着东深供水工程安全运行。

今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英雄、争做先锋。近期,罗湖区委发出《关于开展向“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向身边的生动典型展开学习,把学习“时代楷模”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改革实干、乘势而上,为推进“双区”建设、高质量建设“湾区枢纽、万象罗湖”,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和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汇聚起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为响应中宣部号召,罗湖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于昨日上午带头来到深圳水库边现场学习,向建设者代表致敬,实地感受一代代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创新、接续奋斗的精神。

一场别开生面、意义深远的党史学习教育,就在这盈盈水库边展开。

罗湖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一行参观东深供水工程展览。 杨少昆 摄

“让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

一代代建设者与时俱进勇挑重担

阳光之下的深圳水库泛着粼粼波光,承载着永续不息的希望。

昨日上午,罗湖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一行来到深圳水库边,实地参观水库大堤和东深供水工程展览。随着讲解员的娓娓讲述,一群东江供水工程建设者们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集体群像跃然眼前,一幅动人的建设画卷徐徐展开。

东深供水工程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上世纪60年代,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350万港九居民生活陷于困境。面对党中央的号召,上万名东深供水建设者积极响应,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坝,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供水工程,不辱使命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香港从此彻底摆脱了缺水的历史。

50多年来,在建设者们的精心守护下,东深供水工程向香港输送了大半个三峡水库的水量,从根本上解决了香港的缺水之困,得到了香港同胞“饮水思源,心怀祖国”的高度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东深供水工程先后历经4次改扩建,年供水能力由首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为24.23亿立方米,最初的输水系统也由天然河道升级为全封闭的专用管道。从建设、扩建,到提升、优化,一代代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与时俱进、攻坚克难,持续朝着更高水质目标奋勇迈进。

据了解,罗湖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此次带头在东深供水工程现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号召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这群“时代楷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学习他们“让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的精神。

用忠诚与大爱托起香港“生命之源”

多位建设者亲身讲述引发强烈共鸣

昨天的党史学习教育还安排了一个特别交流环节——邀请参加过二期、三期、四期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设的李先平等多位建设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讲述当年建设工地上的故事。

李先平现任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1983年,还是20多岁的他参与了东深供水二期改造工程。“记得当时住在油毡房工棚,冬天盖两床棉被依然冷飕飕的,夏天热得睡不着觉。台风一来,工棚都被吹倒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面对工程的高要求,建设者们日夜奋战赶工期、推进度,付出了心血、汗水甚至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

曾经奋斗在东深供水工程的86岁的林圣华、79岁的易兴恢、64岁的王小萍等也来到了现场。建设者们的生动分享引发了现场的强烈共鸣。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益川代表罗湖区向在场的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代表献花,表达崇高的敬意。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就近利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学习。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和我们所在的这个展览馆,就是我们身边的生动典型和现场教学点。”主持交流环节的罗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漫妮表示,近期,区委印发《关于开展向“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先进事迹,学习感悟他们的爱国情怀、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进一步转化为建设“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合力。“我们也期待粤海水务公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用忠诚与大爱托起香港‘生命之源’,为不断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守护“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

继续发扬建设者精神听党话跟党走

罗湖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一行向在场的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代表献花,表达崇高的敬意。杨少昆 摄

现场倾听了几位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的讲述之后,罗湖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成员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更加感同身受地理解了东深供水工程何以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深入理解了建设者们的情怀和奉献。

“今天来到这里,我的心里充满着崇高的敬意。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是我们罗湖干部群众身边的生动典型和学习的榜样。建设者们的精神与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革命精神、特区精神一脉相承。”参加此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罗湖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章红班如是说。他表示,下一步,罗湖将继续挖掘利用辖区红色资源,创新形式,夯实党史学习“学”的基础;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党史宣讲培训,确保全覆盖;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办好百件民生实事,做到学史力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

深圳水库主要位于罗湖区东湖街道辖区。昨日,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程时菊表示,此次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他认为,建设者们有三种精神特别值得学习:一是听党的话,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精神;二是支援香港同胞的家国情怀;三是攻坚克难、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我们是东深供水工程后续的责任者。”程时菊说,今年东湖街道将“幸福街区、生态东湖”确定为新定位,要把人民的幸福放在首位,结合东湖街道“大半山水小半城”的特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做好。“继续发扬建设者的精神,担负起东深供水工程、深圳水库的水资源保护责任,也是我们建设‘生态东湖’的题中之义。”

建设者故事:

林圣华

三期供水工程提前完工,节约了1.2个亿

1986年,林圣华来到原东深供水局(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前身)工作,参与了二期、三期东深供水工程建设,从事机组安装调试工作。他在二期扩建工程中参与解决了上埔泵站第一台试用机组启动问题,这对后面7个泵站在技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件事让林圣华难以忘怀,当时,他的同事为了试验这台泵站机组的性能,用脚踢了一下正在运作的机器,没想到同事的脚趾头当场就被削掉。“真的很痛心,为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大家都付出了很多。”

林圣华今年已是86岁高龄,忆起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工人们当时没有白天黑夜,每天吃完饭继续干,白天干不完,晚上就继续,用了不到半个月就调试成功第一台机组。”提起那段日子,林圣华感慨万千。

二期扩建工程完成了8个抽水泵站的改造和2个水电站的建设,从东江一路把水抽过来。林圣华说,三期扩建工程之后,泵站减少到6个,但是运行效率大大增加。他和同事们一起攻坚克难,助力三期工程提前一年完工,为项目节约了1.2个亿。

虽然年事已高,但林圣华思维清晰、身体硬朗。退休后,他一直住在深圳水库边的东深小区,两个孩子也追随他投身于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之中,一家人都和东深供水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林圣华经常会到深圳水库附近走走看看,对深圳水库包括整个东深供水工程饱含感情。他怀念那个激昂奋斗的年代,更由衷感谢党和祖国为大家带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易兴恢

依靠“人海战术”打通输水渠道

现年79岁的易兴恢退休前曾任东深供水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二期、三期建设,是项目不折不扣的元老。1988年他从汕头市水利部门调到当时的东深供水局,就遇到第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渠道过水不畅。由于早期建设条件限制,加之多年的输水运行,输水渠道坑坑洼洼,水无法顺利流出去,尽快让渠道通畅成为首要目标。但机械设备有限,只能采取“锄头+挖掘机”的方式开通。

易兴恢回忆说,当时时间紧、任务重,仅有的设备也只有几台挖掘机,繁重的“渠道工程”任务只能靠“人海战术”。从东莞沿线8个镇开始,每个镇分派一个工程队,日夜加班干,一部分人去寻找运送大的碎石,另一部分人搅拌混凝土,再利用混凝土将渠道三面打底,保证良好的防渗水功能。

“我们在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史里起到的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促进作用。东深供水工程是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接续奋斗传承下来的项目,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易兴恢谈起这段工作经历时滔滔不绝。

渠道通畅问题解决后,“渠道防渗、防洪”“东江潜水泵站”等又成了新的需要攻克的难关。易兴恢带着团队多方取经学习先进技术,结合东深供水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防渗、防洪”预警方案,也为东江潜水泵站这一当年创造广东水利史上速度纪录的工程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王小萍

从事电焊电工30多年,没想过放弃

64岁的王小萍是参与东深供水工程运营为数不多的基层维修女工。她父亲王泳是已故原东深供水局首任局长,母亲方萍是东江纵队老战士,现在已是103岁的老寿星。

看着王小萍瘦小的身材,很难让人把她与电焊工联系在一起。1977年,刚满20岁的她作为电焊学徒工被分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跟着师傅抢修东深供水工程供港的输水管道。只有1.2米高的管道内缀满了螺蛳和贝壳,她要先把那些紧紧扒在钢管内壁的“杂物”刮干净,然后弯着腰把巨大的电缆线扛在肩头,一边走一边作业。由于钢管内的水被抽干,空气也不流通,每一次作业前都需要用巨大的鼓风机往里送风。“有风吹进来就不会觉得胸闷”,王小萍讲述这段经历时脸上透着淡淡的笑容,看不到任何悲苦的情绪。“其实那时就我和师傅两个人做这个事,也没觉得苦,唯一难受的是会被电焊时飞溅出的火花烫伤。”她指着胳膊上一块块颜色变得暗沉的伤疤说。

王小萍做了两年多电焊工后,转成电工,负责变压器的低压维护,还包括厂房里各种电气、设备的维修,“电工需要做很多事,比单纯的电焊要复杂,还经常要两个一起解决。”王小萍年轻时一心想学门技术,她每天看着父亲早出晚归地为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而忙碌,希望自己也能贡献一份力。“因为那些设备都挺重,还要使大力拉,可能直到现在女性从事电焊、电工都很少,但从业30多年,我没想过放弃。”王小萍深受母亲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影响,骨子里也有着不服输的倔强。2000年,王小萍光荣地获得“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刘富光

为了保护水质,专门设立了水质科

今年78岁的刘富光早在1959年就来到了深圳,曾任深圳水库管理处水质科科长,亲历了深圳水库建设的全过程。他回忆,那时很多人肩上挑着扁担、扛着行李就进来了,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当时就睡大通铺,有些屋顶是茅草,台风一来就被刮走。”

深圳水库管理处成立后,为了保护水质,专门设立了水质科。刘富光所在的水质科每天巡逻,水库周边钓鱼、游泳等一切污染水质的活动都被严令禁止。

彭灿民

在深圳水库工作了40年没有离开过

口音浓厚的彭灿民是广东云浮人,1960年从光明农场调到深圳水库工作。

“当时我们光明农场派了好几批人来支援深圳水库建设,我是第二批。”彭灿民回忆说,当时工作条件很差,大家从一片荒芜石头地的白石洲运石头来建副坝,从沙嘴和布吉装沙来做围挡,“连手套都没有,全部都是用手来装车。”

来到深圳水库后,彭灿民先后担任过安保员、水工员、水质员,直到2000年退休,在深圳水库工作了40年没有离开过,对周边的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这个水是‘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我为能见证、参与这段建设历史而自豪。”他说。

廖瑞光

水库村集体搬迁“牺牲小我”,造福万千子孙后代

1969年出生的廖瑞光是罗湖区水库新村股份公司董事长。虽然他没亲眼见证水库村集体搬迁时的浩浩荡荡,但他的父亲和爷爷不仅经历了全村搬迁,还参与和见证了深圳水库的建设。多年来,廖瑞光致力于村史资料的整理与编纂,对于父辈们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水库建设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一直铭记在心。

“6个村寨20多个姓氏总共600多个村民一起搬,当时安置房都还没建起来。”为了赶工期,村民的安置房和水库建设同步进行,于是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包括突击队一共2.5万人加入了这场大建设。“我远在龙华的外公外婆、舅舅和父母辈亲戚都来了。”廖瑞光指着几张黑白旧照片,动情地讲述那段光辉的岁月。很多村民也自愿加入建设队伍,他们自带工具和食物,白天干累了晚上就躺在工地睡。“就这样加劲干、拼命干、热火朝天地干,只用了100天就完成了任务。”

现在,廖瑞光最喜欢与家人一起在深圳水库边的绿道散步。每当天清气朗的日子里,他喜欢眺望水库中那两个小岛,那里有他未出生前的家,他的父亲曾在那里种下柠檬树。“听奶奶说搬迁之前,我们家刚建好一间房,还开垦出了一些田。”廖瑞光说,虽然家人多少有些不舍,但因为政府解决了6个村寨村民的安置问题,还包干到户解决人口耕种地,“即便一夜之间拆除900间房,那些原村民们依然是安心和放心的。”

有人质疑搬迁到底值不值?廖瑞光把现在的水库新村航拍照片和旧照片放在一起对比说,“你看现在的水库区风景优美,又紧连着梧桐山,这就是绿水青山啊!我们正享受着囯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富足生活。”廖瑞光认为,水库村集体搬迁是“牺牲小我”、造福万千子孙后代的丰功伟绩。“供水的问题解决了,香港能有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切都值了。”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程思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