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药械通”首批药械已启用,最先受益的是他们!

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2021-05-10 18:52
收录于专题:食健康 药安全
摘要

日前,经“港澳药械通”政策引进的首个药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首个医疗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已运抵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日前,经“港澳药械通”政策引进的首个药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首个医疗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已运抵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记者了解到,首个药品和医疗器械现都已正式投入临床使用,两位幸运儿分别成为首批受益者

“港澳药械通”首个药品启用

这位“熊猫血”准妈妈在深用药

日前,深圳孕28周的杨女士(化名)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成功注射了第一剂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

这让她成为了自该药品获批在港大深圳医院试点使用以来的首位患者,她也是自4月16日“港澳药械通”首个药品运抵港大深圳医院以来首个受益者,政策的试点实施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音。

Rh阴性血型的产妇如分娩过Rh阳性血型的宝宝或有流产史,体内可能会产生一种针对Rh阳性血型的抗体。到下一次怀孕的时候,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进入Rh阴性血型的宝宝体内,破坏宝宝的红细胞,导致宝宝严重溶血性贫血。

通过肌肉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该药物可与存在于母体循环中的胎儿红细胞上的Rh阳性抗原位点结合,阻断和防止B淋巴细胞的免疫识别,以达到避免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的效果。

“港澳药械通”首个医疗器械投入临床使用

9岁患儿成功实施手术

借助“港澳药械通”项目,5月3日,今年9岁半的严重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小磊(化名)成功进行了钛棒置入手术,有幸成为该项目首个引入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的受益者,这次手术也是“磁力可控延长钛棒”在内地的首次应用。

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是全球小儿脊柱外科面临的“棘手难题”——病情变化复杂、可导致严重畸形并危及生命,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传统手术干预的方式主要为植入金属生长棒矫正脊柱弯度,通过每半年一次的手术,调整生长棒长度以符合脊柱生长的速度,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一个6岁患儿如果植入生长棒,则意味着到12岁前需经历大约10次外科手术,无论在经济上还是身体上,对患儿和家庭都会产生极大负担。

“磁力可控延长钛棒”是欧美主要国家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弯的首选产品,通过微创手术植入钛棒后,定期通过牵引器进行体外拉伸,30秒即可完成,无需麻醉。

除“首药”、“首械”之外,另外四款创新药物也已获得了审批,即将通过“港澳药械通”于港大深圳医院试点使用。未来“港澳药械通”项目将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不出深圳,患者就能率先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了,不用特地跑到香港、澳门去寻药治疗了!通过该项目在港大深圳医院试点,促进湾区医疗同质化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医药医疗水平起到推进和示范作用。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