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谈|新十大文化设施:描摹城市文化的点睛之笔
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18-11-05 14:00

文化地标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精神磁场,关乎城市品位和未来发展,更关乎民生。

深圳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大手笔规划建设深圳歌剧院、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科技馆等“新十大文化设施”,掀起全市第三次文化设施建设的高潮。近日,市政府关于深圳市文体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让我们似乎听到了“新十大文化设施”破土拔节的声音。

一、在脚下满是“六便士”的城市,人们需要仰望“月光”的空间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脉和灵魂,决定着城市的命运和未来。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在此意义上,“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

文化是城市的魅力之源,而文化地标则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象征。文化既要通过观念、习俗等无形性格去表达,也要借助建筑、雕塑等有形元素去体现。世界建筑大师埃罗·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而风格各异的建筑,正是书写在城市之书上的一串串字符。

让人印象深刻的独特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点睛之笔和最好“文化名片”,是观察读懂一座城市最直接和最具象的可视符号。在品牌研究专家凯文•凯勒看来,地理位置或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独特的文化地标,就是一股巨大的城市品牌化力量。

在脚下满是“六便士”的城市,以文化地标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抬头仰望“月亮”的地方。而市民的内在文化追求,跟城市文化的外在具象表达一样,持久而充满力量。

深圳是一座充满文化理想的城市,打造更多具有高辨识度和知名度的文化地标,从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散发自身的文化魅力,多年来深圳孜孜以求。

二、与文化觉醒过程同步的文体设施建设高潮

深圳文化地标的崛起,跟城市文化觉醒同步。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曾有过两次文体设施建设高潮。

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特区建设如火如荼、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彼时,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深圳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精神文明建设要跟物质文明建设搞得一样出彩,才有足够的说服力。因此,深圳热火朝天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着手进行文化建设。深圳博物馆、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剧院、深圳体育中心、深圳科技馆、深圳新闻文化中心、深圳特区报、深圳电视台八大文化地标拔地而起,承载了众多深圳人的记忆与乡愁。

第二次是2000年前后,推动和见证了深圳“文化立市”战略的形成确立。上世纪90年代,深圳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先后出台《深圳市1995—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深圳市文化事业发展(1998—2000)三年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推动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深圳书城、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深圳商报大厦、有线电视台、华夏艺术中心、何香凝美术馆八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000年以后,深圳文化建设再次提速。2002年12月,广东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深圳于次年1月正式确立“文化立市”战略;2004年3月,深圳召开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深圳建设成为高品位文化城市,同年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建设“两城一都”,即“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和“设计之都”。在此背景下,深圳再次一口气建成了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新馆、深圳博物馆新馆、深圳湾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文体设施,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景观,也为开展高端文化活动、举办顶级体育赛事提供了高标准的公共文化硬件支撑。

根据市人大近期公布的《关于全市文体设施“家底”调查的调研报告》,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各类文化场地数量10200多个,各类体育场地14000多个,形成了遍布全市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其中,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市、区级大型文化设施50个,3000个座位以上的大型体育馆21个。它们不仅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文化产品、保障市民文化权利的文化容器,也是深圳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基础和底气所在。

当下,深圳正奋力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加快推进文体设施规划建设,全面打造与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深圳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文体设施体系,乃是题中之义和必经之路。随着“新十大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上日程,深圳第三次文体设施建设高潮即将掀起。

三、文化新地标为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添砖加瓦

高水平规划建设深圳歌剧院、深圳设计艺术馆等“新十大文化设施”以及一批重大文化项目,打造南头古城、大鹏所城、大芬油画村等“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研究设立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是市委六届十次全会针对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部署的重要任务。

目前,深圳的文体设施建设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家底”,但是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短板比较明显,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具有全球及区域影响力的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文体设施。

同时,深圳长期以来以重点推进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体育场馆等文体设施建设为主,设施类型和建设标准较为单一,专业化水平不高,细分领域专业级场馆和国家级的重点场馆太少,与城市发展量级不匹配,难以满足多样化尤其是升级版的现实需求。

此外,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全市文体设施分布不均衡。市级重大文体设施主要分布在原特区内中心城区,原特区外区域分布明显不足,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三馆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社区文化中心)都尚未配齐。

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拓展,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相对集中、合理布局,对标一流、追求卓越”的原则,坚持打造精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品质配套、高效率运营,加快推进一批体现城市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重大文体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补短板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奠基之作。

根据规划,“新十大文化设施”将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建成与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文化新地标,成功打造一批新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文化核心区域的强劲引擎;“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将按照错位发展、体现特色原则,建成代表深圳文化形象的城市文化景点;深圳国际青少年足球活动中心、中国红树林博物馆、金融博物馆等专业化场馆等规划建设,不仅可以填补空白,也能极大地提高深圳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原特区外成为全市新一轮文体设施项目布局的重点,市、区两级同时发力,将加速特区一体化进程,让文化改革创新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市民;除此之外,高标准规划建设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深圳艺术学院、深圳师范学院(深圳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打造一批文化体育教育载体和人才孵化基地,加大本土文化艺术体育人才培养力度,更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创新之举,将让深圳的人文氛围更加活跃、更有魅力。

著名建筑学者罗杰·斯克鲁顿在《建筑美学》一书中说,建筑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其目的是要达到客观性,并且要为群众所接受。特别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和文化空间,更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与文化追求,承担着巨大的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功能。因此,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须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公众的意见和诉求,平衡好设计者和公众的审美趣味,使之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整体风貌之中,且具有清晰可辨的独特文化气质,经受住公众和历史的审视,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和动力持久的文化引擎。

见习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