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正在中国消费结构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5月8日,首届消博会第二日,来自高端智库、企业等领域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共聚2021中国新消费发展论坛,探讨“双循环”新格局下新消费浪潮的发展动能和趋势、科技与消费的融合以及消费形态服务升级等话题,详解中国消费新趋势。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中国消费潜力的释放与市场的开放,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利好。预计未来5至10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望保持在25%-30%,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14亿人的消费大市场,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在深度解析经济热点的同时,展望新消费的创新方向。他认为,未来5至10年,中国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是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的区域一体化,有助于充分发挥14亿人的优势,锻造中国的消费引擎。
“孩子的新消费是什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新生代孩子的新消费讲究的是个性,讲究的是多元性、多样性、主观体验,他们不再满足于品质好。要满足新生代的新消费,中国大脑是不够的,还需要世界大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指出,疫情后我国消费将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沿海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二三线城市消费将齐头并进;二是城市消费和乡村消费将齐头并进;三是新业态、新模式、新行业将催生一个线下齐头并进的新消费模式。他把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作一个倒“8”字,认为海南要争做这两个圈的交汇点,既要做好国内经济大循环,又要促进国内国际循环。
此次论坛由广东省商务厅和海南省商务厅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承办。
论坛现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南方周末三方进行了消费绿皮书合作签约仪式。
(原标题《大咖论道“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新消费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