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打造“全科目、一站式”法律服务,司法为民 光明在行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王臻平 文/图
2021-04-26 18:10
收录于专题:我为群众办实事
摘要

为了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化,光明区以“500米”为半径建设了“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1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N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这也是光明区司法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书写的初心答卷。

从“出远门”到“下趟楼”,如今光明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零距离”、“点单式”的公共法律服务。

为了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化,光明区以“500米”为半径建设了“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1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N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这也是光明区司法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书写的初心答卷。

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位于凤凰街道塘家社区科裕新村,已于1月22日投入试运营。目前办事大厅已经进驻公证、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受理和安置帮教远程会见等窗口业务。大厅配置了“瀑布流”智能图书借阅机和“无人律所”。群众轮候时即可扫码体验电子法治图书,也可以通过“无人律所”智能法律服务机,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法规检索、法律文书及合同模板打印、趣味普法视频观看等线上服务。此外,为便利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和军人军属等群众及时接受法律帮助,光明区司法局开通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并指派专人全程跟踪服务。

除此之外,新湖、玉塘和马田公共法律服务站试点已于一季度完成优化提升,依托群众诉求服务平台,光明区在社区以及派出所、工业园区和工地等人群密集地区搭建了近240余个法律服务工作站点,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哪里找?”为加大对法律服务获取途径的宣传推广,司法局依托“法治光明”微信公众号,将于近期上线“光明法治地图”,打开即可检索导航至附近的法律服务站点,并将“光明法治地图”通过各实体站点以及平安志愿者进行全面推广。

接下来,光明区司法局将对标高质量高颜值发展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面优化提升,后续将积极引进司法鉴定、仲裁、法律人才等服务,拓展法治论坛和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等功能,连同街道、社区和群众诉求服务站点,形成均衡普惠、错位互补的服务格局,让群众在辖区内即可实现全科法律服务供给。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王臻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