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鹿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展上,鹿丹居民高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伟文 通讯员 郑丽萍 摄
一簇簇三叶梅组成心形,紧紧围绕着一枚党徽。徜徉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或在不经意间,或在某个拐角处,党群服务中心那清新、淡雅、温暖的标志一下子就映入了眼帘。
仿佛一家家连锁店似的,标识相同、风格相仿、功能相似,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遍布在社区园区、楼宇商圈、机关企业。
有人说,党建工作总是“务虚”,不如业务部门“务实”。深圳却硬是要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把它做实了。
如果说基层党组织是组织形态的战斗堡垒,党群服务中心就是物质形态的战斗堡垒。“虚实结合”,党组织就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依托。
这不,几年下来,党群服务中心以其各种温暖的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深圳人,“人气旺”成了一大特点和亮点,更让党的形象在大家心中烙得更实、更深。
务实,是深圳的一种态度;创新,是深圳的“根”与“魂”。
西接腾讯总部大楼,东临百度国际大厦,南靠阿里国际总部……在被一栋栋高耸云天的写字楼环抱着的深圳湾创业广场,“跟党一起创业”的巨大金属魔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向来来往往的人们默默宣示着——这里不仅是创新创业的高地,还是党建的高地。
“跟党一起创业!”这个聚集了300多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3万多名青年人才的“东方硅谷”,喊出了红遍全国的响亮口号,其实并不偶然,因为在业态丰富、“金领”“白领”云集的深圳湾摩天大楼里,“跟党一起创业”的故事每日都在不断上演着。
互联网企业荔枝微课不仅成立了党组织,不少高管也纷纷向党靠拢,公关总监陈嘉嘉现在已是一名预备党员。说起党建和创业的关系,陈嘉嘉的话朴实无华:“我身边的党组织和党员,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脚踏实地做实事,而这也正是创业所必需的一种品质”。
企业发展促党建,搞好党建促发展。有分析显示,位居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前列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企业重视党建工作,企业经营班子与党委班子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党建红心”“员工匠心”“企业雄心”三心在深圳湾上空交相辉映,照亮了“东方硅谷”的创新发展之路。
走出深圳湾创业广场,走进顺丰位于天安数码城、麻雀岭的福田和南山分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党建,始终活跃在经济特区“最活跃的地带”。
顺丰,中国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NO.1,在它的福田和南山分部,两个面积分别为850和65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站特别引人注目。在这两座建在快递网点的“红色宣传站”里,政策信息、学习材料、活动和休息场地一应俱全,是属于快递小哥们的党建活动阵地。
抓好龙头快递企业党建,以“抓大带小”为基本思路推进快递行业组织覆盖;成立快递行业协会和协会党支部;出台实施《关于加强快递行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在深圳高速发展的新兴领域快递行业里,党建引领着“小包裹”服务着“大民生”。
梦想所指向的远方,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历史,在不忘初心中赓续;
时代,在敢闯敢试中发光。
深圳高举鲜红的党旗、怀揣不变的初心、拥抱炽热的梦想,在建设“先行示范区”道路上,大步流星、永远向前。
福永片区两新联合党总支20多名党员志愿者,带领着近100位“小候鸟”开展手工体验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通讯员 向江平 邱杰梅 摄
党建工作大事记
2015年
2015年,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举行,会议提出要率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加强思想建设,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好选人用人关,坚持不懈推进廉洁城市建设,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党在经济特区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15年,深圳出台实施《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强化社区党委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实现社区党建整体提升、全面过硬。
2016年
2016年,市委通过《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推动营造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风向标意义和明确的指导作用。
2018年
2018年,深圳史上首批五部党内法规正式出台实施,集中聚焦基层党建和作风建设。
2018年初,深圳市监察委员会成立,各区监委陆续挂牌,深圳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此后,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实现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和战略性重塑,监督力量进一步整合加强。
六届深圳市委探索开展巡察,至2021年3月共完成11轮对112个市管党组织的巡察,首次实现一届市委巡察全覆盖。巡察发现问题2148个、发现问题线索717条,被巡察党组织落实整改措施5619条,完善制度3804项,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63.1亿元。
清明时节,武警广东边防六支队组织官兵来到深圳革命烈士陵园公祭革命先烈。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伟文 通讯员 李建帆 陆才兴 摄
深圳党建创新实践
“标准化”助推社区党建迈出新步伐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环节。
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克服社区党建月月“换主题”、天天“换频道”、不断“翻烧饼”和建“盆景”的问题,2015年12月,深圳出台《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在社区全面推行党建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党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治理结构、服务群众、工作职责、运行保障“六个标准化”,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水平。目前,全市662个社区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全部达标。
社区统一设党委,赋予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等“四项权力”。社区党委书记工资待遇参照事业单位职员七级标准落实,让社区书记有尊严、腰杆硬。同时,将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划分为三类18级,建立可升可降、可进可出的岗位职级动态管理机制,激励广大优秀干部、人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以前社区群众见到我们叫(社区工作站) ‘站长’和(居委会) ‘主任’,现在都叫 ‘书记’了。”社区党委书记普遍反映,通过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社区党委现在说话办事更有底气了,社区各项工作党味更浓了,在群众中威信更高了。
出台实施史上首批党内法规
2018年8月,深圳史上首批党内法规正式出台实施,《中国共产党深圳市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社区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深圳市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规定(试行)》《党支部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职责考核办法(试行)》《建立健全纠正“四风”长效机制规定(试行)》5部党内法规,集中聚焦基层党建和作风建设。
2017年6月,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等7个城市开展党内法规制定试点。这是党中央交给深圳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深圳历史上首次获得党内法规制定权。在全国7个党内法规制定试点城市中,深圳是出台法规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基层党建领域法规覆盖最全面、体系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深圳出台实施的5部党内法规,聚焦基层党建、作风建设领域,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实在管用的规定,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实操性,既为深圳城市基层党建“大抓基层、大抓支部”,作风建设领域坚决纠正“四风”提供了新的抓手,也为党中央在党内法规制定领域贡献了“深圳探索”。
地处科技园中区的南山党建公园建成不久,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参观,重温党的精神。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愈发鲜明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力量根在支部。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市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印发《深圳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基本指标》,针对街道社区、机关、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离退休干部等九大领域,分别制定13至15项基本指标,按达标、基本达标和不达标建立党支部工作台账。结合机构改革,完成1.6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第二次集中换届,按照机构新设、裁撤、合并等实际情况,理顺党组织和党员隶属关系,规范党组织设置。出台《党支部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职责考核办法(试行)》,每年底对全市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考核。
同时,着力建设一支熟悉党建、热爱党建、会抓党建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在社区,配备2.6万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制定出台《社区干部十项作风规范》,集中整顿社区干部脱离群众的作风问题。在“两新”领域,连续4年从发改、经贸、文体等职能部门选派局处级党员干部,担任先进制造、金融服务等行业协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增配6大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选聘1947名党建组织员到大型产业园区、大型非公企业、重点社会组织、互联网企业等领域专职从事党务工作。(杨丽萍 整理)
(原标题《先锋深圳:跟党“一起创业” 先行示范贡献“深圳探索”》)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