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河源与海陆惠紫一起成为中国革命著名的红色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河源更是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如何挖掘、宣传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弘扬苏区革命精神,同样是深河共建的重要内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更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一年。为此,本专栏将陆续推出“红色明信片”系列报道,让我们在重温革命前辈成长足迹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无数胸怀救国图强能人志士,在鲜红的党旗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方湖村龚苑香烈士就是其中一员。方湖村地处河源市紫金县柏埔镇北部。全村14个自然小组,686户3519人。2016年经精准识别,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的相对贫困户56户181人,为此,方湖村列为省定贫困村,由深圳海事局对口帮扶。
2016年方湖村航拍
2019年方湖村航拍
今天的方湖村
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帮扶单位与方湖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极打造“红色党建示范工作”,如今,方湖村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环境卫生整洁、红色资源充分挖掘,村容村貌村风得到根本的改变。2019年底,方湖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56元,且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按程序完成退出。同时,方湖村各项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提升,达到相对贫困村出列的标准,按程序完成出列。2020年在克服疫情的严重影响,大力巩固脱贫成效,未发生返贫现象,全村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6元。方湖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帮扶前的2.5万元提升到2020年的40万元。
背靠青山面朝阳光的方湖小学
通往方湖小学的村道
人民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村风发生巨大改变的今天,方湖村的红色基因却一直在传承,方湖村一边挖掘红色资源,积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更将红色财富用活用好!为纪念龚苑香烈士,后人在村里建了一座苑香亭,如今已修葺一新。每到清明时节,方湖小学和柏埔中学的师生在此祭奠缅怀先烈。
又是一年丰收节
醉美方湖
建设在方湖小学旁的红色展馆,记录了龚苑香烈士的革命经历,以及柏埔镇其他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展馆还展示了方湖村的时代变迁和脱贫攻坚成效。是组织村民和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党建活动的重要场地,深圳海事局各党支部、河源市人民检察院各党支部及相关公司党支部都在此开展多种党建活动,缅怀先烈、教育党员、关爱脱贫事业等等。同时,作为相关配套提升工程,方湖小学也在不断提升:富有海事特色的方湖小学少年海事学校图书馆带来了海洋的气息,多场相关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深圳市对口帮扶的方湖小学综合楼宽敞明亮,替代了之前的破旧危楼;还有全新的学生运动操场即将施工。
2020年,方湖村获评“河源市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和“广东省红色党建工程示范点”。
苑香亭。还有一首歌,名为《苑香颂》,由柏埔中学老师创作,旋律深沉优美,2019年由深圳海事局请音乐爱好者谱曲传唱。
一座红色方湖村标,展示方湖村的红色基因。
一条红色长廊,由广东省组织部拨款修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历程。
方湖村红色文化展馆和方湖小学综合楼
方湖村的历史建筑
方湖村修缮后的客家围屋
清朝时代建成的外圆内方九天十八井古建筑,也是龚苑香烈士生前工作居住地点,经修缮,现在是村民议事和党小组活动的场所。
【读特新闻+】
方湖村特产及食宿
方湖村农家稻米香甜可口,农家散养鸡味道足,客家酿酒不怕巷子深,林下乌鸡蛋远近闻。柏埔镇古法花生油香飘四溢,方湖村国家级蓝野猪基地名副其实。
庄上农庄:经典客家菜。福廷山庄群山环绕,更可提供食宿。
(原标题《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之红色明信片,方湖村:山水有变迁 红色永传承 》)
见习编辑 连博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曹亮 范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