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一检通用”需要征信平台和“黑科技”加持
读特评论员 王森
2018-08-23 07:35
收录于专题:特评

近日,读特记者接到不少市民反映,求职求学体检不能“一检多用”的问题着实让人困扰。因为部分机关、企业和学校并不承认非指定机构、临近一段时间开具的体检报告,有些市民不得不在短时间内数次体检,浪费了精力、金钱,也浪费医疗资源,更有专家指出,短期内多次接受诸如“胸透”等检查有害身体健康。

机关、企业和学校依法依归要求求职者、申请者提供体检报告,重视体检报告的真实性、权威性,这无可厚非。曾经,也出现过体检报告造假的丑闻,相关单位为了规避风险,规范管理,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时间到指定机构体检,也合乎情理。

目前,活跃在体检服务市场上的不仅有传统公立医院的体检科室,民营企业也参与了竞争,当然,还有一些提供造假“服务”的“黑体检”。客观上,这种局面也导致了体检报告的互认壁垒。不同机构对同一个人进行体检,由于误差或检验机构水平有差异,甚至会得出不同结论。相关单位为了求职者、申请者在一个“水平面”上公平竞争,也可能“矫枉过正”地不承认自主体检的结果。

笔者认为,把入职、入学体检的真实性纳入社会征信系统考察范围,加之运用新技术对体检报告进行处理、甄别,或可打破体检报告互认壁垒,实现“一检通用”。

申请者提供虚假体检报告本身就是失信行为,考试、征兵或者公务员录用时提供虚假体检报告甚至是犯罪行为,征信系统理应记录公民在求职、求学时体检报告的真实性。征信机构可以采取传统的手段,对体检报告进行强制抽查,鼓励单位进行举报,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工具识别潜在的造假报告。人类的健康指标一般有自身变化规律并相互关联,征信机构如能掌握申请者不同时间的体检指标数据,或能发现体检报告中的可疑“突变”,为抽查、复检提供便利。

使用技术手段体检报告也可以做到“无纸化”“智能化”,让申请者可以通过权威、公正的信用平台递交体检报告。“区块链”技术、“量子加密通讯”技术的成熟,可以进一步打通体检报告互认的藩篱,确保征信系统和相关单位收到的体检报告完整无误,同时也保障体检者的隐私不被泄露。

征信系统也可以针对体检机构建立“信用评级”体系,与卫生部门、工商部门和学术机构合作,对体检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和监控,动态淘汰体检报告权威性长期较低,甚至出现体检报告造假现象的体检机构。单位可以体检报告“向上兼容”,申请者提供更高标准的体检报告应予以承认。这样做,既可以为机关、企业和学校录用时提供体检报告参考标准,也是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体检机构不断优化服务,提供更精准的体检报告。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