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弹性设置入学年龄还是悠着点
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2018-08-22 07:39
收录于专题:特评

据《法制日报》报道,暑期将要结束,孩子们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小学入学年龄规定又成为热点话题。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晚出生几天就要等到下一年才能上学,“满六周岁才能入学”的规定很闹心。有专家则表示,法律要求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入学接受教育,但并未限制六周岁以下儿童入学,小学入学年龄应当弹性设置。

一些家长的委屈可以理解,毕竟,孩子晚出生几天,和早出生几天的孩子在智力和心智发育上相差甚微,“满六周岁才能入学”的规定似乎过于严苛。有的专家的话乍一听也有道理,和一些感到委屈的家长可以说是想到一块去了。

“弹性”这个词很诱人,成了一些人讨论问题的“万能药方”。但是,设置入学年龄,最好是舍弃弹性。

诚然,许多地方出台的“满六周岁才能入学”的规定,会将那些晚出生几天的孩子“卡”在小学门槛之外,尽管那些晚出生几天的孩子智力和心智水平不逊于那些年龄“过关”的孩子,但是,教育部门一旦打开“弹性设置”入学年龄的口子,就很难确定“弹性设置”的边界。

一些差一天就满六周岁的孩子的家长会感到委屈,如果允许年龄只差一天的孩子入学,那么一些年龄差两天的孩子的家长又会感到委屈;如果允许年龄差两天的孩子入学,那么一些年龄差三天的孩子的家长也会感到委屈。依此类推下去,凡是觉得自家孩子已经具备上学条件的家长都会感到委屈,而教育部门却没有权力和能力去判断谁的委屈程度更深一些。所以说,将小学入学年龄适当降低,虽然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但仍然不可能做到“因人而异”,仍然只能作出硬性规定。鉴于由设区的市教育部门统筹确定小学入学年龄是目前全国各地的通行做法,如果相关教育部门要适当降低小学入学年龄,也只能是在本辖区内整体性降低小学入学年龄的门槛。如果教育部门把小学入学年龄的门槛降低至五周岁甚或更低年龄,一些家长会感到委屈的问题又会重演,换句话说,这个问题不能通过弹性设置入学年龄得到解决。

细究之下会发现,一些家长的委屈其实是源于过度焦虑。一名家长说,晚一年上学就意味着晚一年大学毕业,“以后读研究生、找工作都有年龄上的顾虑”。还有家长说:“晚一天就晚一年,晚一年就年年晚。”这些说法令人费解。将孩子早一年入学视为孩子将来择业、读研等方面的优势,目前看来并没有证据支撑,相反,“年龄稍大”成为择业、读研等方面优势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即便是从道义上而言,教育部门的公共政策也不能被家长的过度焦虑“绑架”。

如果有“超常儿童”要提前入学,那也应该经过可以服众的考核程序,否则只会损害社会公平。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