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大鹏新区依旧是深圳及周边地区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山海风光、特色民宿广受好评,大鹏所城、较场尾、杨梅坑等热门景点迎来人流高峰。数据显示,新区共接待游客20.95万人次,进入辖区车辆8.24万辆。但同时,也有网友反映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在大鹏这么多年,第一次感受到节假日的气氛如此火”,也有人表示,新区管委会西坪葵路至迎宾北路路段仅仅只有6公里左右通行时间需要整整三个小时以上。网友建议,短期内要优化预约通行政策,长期来看,还是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为此,4月6日,大鹏新区专门邀请人大代表、媒体和志愿者代表与相关部门座谈,把脉问诊。
为何今年清明假期会如此“堵”?
大鹏交警相关负责人作出了回应,清明期间,进入大鹏辖区车辆相比2019年上升15%,达8.2万辆,受没有实行预约通行、车流量大、车道少、限速、没有过多掉头空间等因素影响,雷公山与迭福山隧道间路段、新东路、南西路拥堵严重。大鹏交警大队全体无休、全部在岗、全员上路,全力保障路面交通。下一步将加快完善预约通行政策,强化交通信息播报,持续扩大信息覆盖面。
如何有效“治堵”?媒体提出了相关建议。
南方日报 郑婷婷:加快完善交通建设,不仅是游客出行游玩的需要,更是本地老百姓的呼声。要在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完善现行预约通行政策,加大对交通违法的治理力度,真正营造区内区外、游客市民共同参与交通治理、共同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局面。
深圳特区报 张连城:假期第二天堵车比较严重,已经堵到了“家门口”。交通规划建设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建议加大对新区的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特别是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开工建设、完善半岛内部公共交通循环,统筹考虑区外到达、区内流动、景区停车等事宜。
深圳商报 张妍:轨道交通可以满足大运量游客的出行需求,要加快轨道交通的落地建设,同时建议实行“节假日预约+取消工作日前来新区的外地车限行”政策,不断提升新区景区、景点的旅游品质,加快研发高端旅游产品,加快研究开设环岛游海上线路。
深圳晚报 朱冀:提请交通部门研究提高雷公山、迭福山隧道通行车速的可行性,确保新区交通主干道通行顺畅。
深圳新闻网 古亮宇: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高质量的旅游线路,必须加快解决交通问题。佳兆业国际乐园、新大旅游项目正加快建设,未来,将有更多游客进入大鹏,因此,必须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内部循环,同时加快城区环境品质提升。
深圳广电集团融媒体中心区域新闻中心 张俊磊:建议在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在节假日、周末,加大针对新区的公共交通资源倾斜,在全市范围短信发送相关预约措施告知、交通拥堵信息、交通管制信息等。
果动传媒 刘勇:要从短、中、长期三个维度综合考虑、系统解决大鹏新区的“出行难”问题,短期要完善预约通行政策、加大绿色交通出行宣传,中期要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内部路网、增设临时停车场,长期要系统谋划海陆空立体交通建设,提升旅游品质。
深圳全接触 龙飞:建议借鉴其它地区经验,同时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大预约通行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市内外游客知晓。
那么,对于媒体的建议,相关部门如何回应呢?
大鹏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探索研究“节假日(周末)预约通行+工作日免限外”政策可行性,加强与盐田、惠州等地区域联动,提高预约通行政策的针对性,持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拓展海上旅游项目。
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新区综合办、交警、交通和办事处等部门联动,强化志愿者和义工力量的统一部署、科学指挥、综合调度,持续引导市民预约出行、绿色出行。
市交通运输局大鹏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其他区,新区道路及交通设施建设起步晚、投入相对少、受生态保护等客观条件限制多,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新区整体及重点道路、重点片区的规划研究,持续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因地制宜探索景区景点停车管理新模式。
总结大家的建议,最后都聚焦到这两点,一是短期内,要优化预约出行政策,挖潜停车空间;二是长期来看,还是要加大轨道交通和高速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路畅了,心也畅了,旅游体验感增强了,深圳这座城市也更有魅力了!
(原标题《清明三天迎客超20万!大鹏举办“媒体大会”热议“治堵” 》)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林夕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