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30万元后“失踪”,新会法院用大数据找人
南方+
2021-03-29 21:53

近日,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新会法院”)运用大数据找出被执行人,顺利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切实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欠钱后“失踪”

2020年,林某将借钱不还的谢某诉至法院。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谢某分四期将借款35万余元及利息偿还给林某。但谢某一直没有履行,遂林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通过网上查控系统对谢某的银行账户进行冻结,但并未发现其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执行人员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到谢某,谢某迫于执行压力向林某偿还了6万余元,并承诺会在一周内提出还款方案。

一周后,执行人员再次联系谢某时,但电话和微信均已无法联系,其家属也表示谢某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了。执行人员意识到谢某有可能刻意藏匿躲避执行,执行一度陷入困境。

新会法院大数据追踪

在线下找人没有进展的情况下,新会法院执行人员转变思维模式,开启了“线上寻人”模式。执行人员通过调取大数据,并对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将谢某的活动范围缩小至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某高档小区。

在进一步调查具体地址门牌后,当天下午4点执行人员火速赶到该小区,联合当地派出所、小区物管公司一起上门“拜访,打开房门的果然是谢某。

随后,执行人员和民警一同进屋将谢某控制住,依法搜查其住所,扣押两个印有奢侈品牌标识的包包。

因谢某没有依法向法院申报财产,执行人员将谢某带回新会采取拘留措施。因谢某依然没有主动履行的意愿,执行人员依法对其宣读拘留决定书。

在办理拘留手续过程中,谢某对自己逃避债务的行为表示后悔,并提出希望与申请人和解。执行人员联系申请人林某,组织双方开展长达近3个小时的协商。

最终林某作出了让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谢某承诺分三期履行。在林某的申请下,执行人员提前解除对谢某的拘留措施。解除拘留措施后,谢某积极想办法筹钱,并按时偿还了第一期款项5万元。

原标题《欠30万元后“失踪”,新会法院用大数据找人》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范锦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