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新书回首90年沧桑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陆云红
2021-03-27 09:26
摘要

著名学者乐黛云先生的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人生分享会今天在京举行。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 乐黛云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1年1月版

春雨绵绵中,著名学者乐黛云先生的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人生分享会今天在京举行。“我是深圳大学中文系第一任系主任,当时有很多新的工作需要开拓,我还是为深大做了点事儿的,我很高兴。”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她深情地说:“希望以后我的腿能好一点,还可以继续去深圳!”

乐黛云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也是北大最有故事的人之一。《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是她的最新自传和心灵独白。在书中她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了重新开始。此后,她重新焕发学术活力,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斐然成就。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真话不一定讲,一个是傻话和谎话一定不讲。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谎话一定挑出来告诉我,真话里讲得不好的,应该讲的没讲的,不应该讲的也许讲了的,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挑出来,我还会再改。”乐先生在发布会上说。因为关节炎严重,她坐着轮椅参加了发布会。

在书中,她谈到1984年秋天与丈夫汤一介先生受邀到深圳大学任职的经历:“那时,深圳大学是一个朝气蓬勃、极富活力、美丽而全新的地方,正是有了深圳大学这个基地,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各路大军才有可能在这里聚集,召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举办了首届中国比较文学讲习班。”

在学术人生分享会环节,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洪子诚、陈平原、王守常、赵白生、贺桂梅等,以及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乐黛云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突出的学术成就。对乐先生在比较文学、跨文化和文化思潮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活动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书院联合举办。本报和读特客户端参与了联合直播。会前,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王博专程看望了乐黛云先生,祝贺新书出版,祝福先生健康长寿。

(原标题《乐黛云新书回首90年沧桑》)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党毅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陆云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