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青年美术家推广计划第二场来啦!“陈跃刚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展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2021-03-25 22:33
摘要

将展至3月31日

3月24日下午,由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深圳美术馆、深圳市罗湖区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深圳市罗湖区青年美术家推广计划——陈跃刚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将展至3月31日。

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深圳文联党组成员、巡视员梁宇,原罗湖区常委、委统战部部长张跃仑,深圳市罗湖区文联主席戴素霞,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处长张爽,深圳市罗湖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洪福生,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主任梁柱红,深圳美术馆馆长张燕方,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子蚺,深圳市美协顾问、教授张小纲,深圳市美协副主席、关山月美术馆艺术总监文桢非,深圳市美协副主席、深圳画院副院长杨晓洋,深圳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郝强,深圳市美协副秘书长高炜,以及深圳市美术学校校长肖江明、书记张国强、副校长刘昀、办公室主任吴向前,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罗湖美术馆馆长 于延丰,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勇,罗湖区政协常委、布心中学副校长晏清,深圳美协油画艺委会秘书长杨达明,深圳市罗湖区美协主席方晓龙、副主席陈勇、赵伟东、秘书长刘冰,深圳著名艺术家马英良、王婧、詹皇鑫、张凯等嘉宾参加开幕仪式。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成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40多年来,深圳人不断开启新视野、新观念,在各个方面呈现出新气象。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形成了独有的文化性格和鲜明的改革创新基因,如今更是发展成为一片新崛起的文化热土。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罗湖区“文化强区”建设,促进罗湖美术事业的繁荣,挖掘美术新生力量,助推艺术新气象,在罗湖区文联以及相关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罗湖美协自去年起推出“罗湖区青年美术家推广计划”,每年定期选拔罗湖区优秀青年艺术家,为他们在深圳美术馆举办展览、出版画册,向社会各界展示罗湖青年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与创作成果。“活动旨在激发年轻人积极主动的创造力,壮大和充实罗湖美术创作队伍;同时体现罗湖美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新生代新力量,助力、推介、搭建新平台,为新时代美术事业培养优秀新人才。”方晓龙表示。

陈跃刚

1985年生于河北

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2011年9月至今任深圳市美术学校教师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

深圳市罗湖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此次展览就是“罗湖区青年美术家推广计划”的第二场。其作者陈跃刚是近几年活跃在画坛的新秀,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时代风貌,呈现出独特的视角和审美,在写实表现等方面有较强的能力和深厚功底,艺术成就显著,是众多罗湖优秀青年艺术家中的突出代表。

此次展览共展出陈跃刚39幅作品,画作题材以风景为主,材料涉及油画、水彩。风景创作初期的思考都源自写生。陈跃刚表示,写生就是掺杂着选择、判断、取舍、提炼、归纳、加工、定稿创作等动作的一个过程,难得的是将其中错综复杂的实景锤炼成有艺术高度的画面,因此在画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哪里要删减、加强或减弱,控制好节奏,以及写生之中的色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

《黄土地之七》纸本水彩 38×53cm 2021年

《流动的风景之一》纸本水彩 26×36cm 2020年

《流动的风景之二》纸本水彩 26×36cm 2020年

“我崇尚水彩自身的气质,每每品到不同艺术风格的画作总是感慨万千。水彩自身不确定的偶然性和画面最终的确定性,导致我在每次水彩创作中必然会有着期望、紧张、兴奋、纠结、放松的心理过程,也正是这种过程耐人寻味。”陈跃刚介绍说,此次展览,他的水彩画选了以下视角:一是写生的风景作品,一是记忆中的创作作品:旅途中、车疾驰,透过高铁车门窗观览到的须臾景的记忆。此次油画素材的作品则基本是以徽派建筑和身边风景为题材,主要采用了写意的表达手法,既要表达徽派建筑素材的形式、构成、聚散、色彩等关系,又期望能叙述徽州传承下来的厚重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鹏城”系列小景都是不经意间的景色,是关于作者十年南国生活的阶段性回顾。

“无论采取何种材料绘画,都得本着艺术自身的规律,寻找一张画面的关系构成,在作画时从中去选择构图,描绘色彩关系,叙述画面里可以品味的故事。”陈跃刚说。

读特新闻+            

深圳市美协顾问、教授张小纲:

他的作品“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         

“记得几年前在一场画展上,陈跃刚的《行·窗外景系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组作品表现的是高铁车厢连接处所见到的车窗外的景色,可说是司空见惯,但作者选择透过车窗来表现所看到的这一切,使‘窗中景’在别样的空间和时间里延续,观者就像是在虚拟现实和现实世界中穿越,带来奇妙的体验。”

“陈跃刚的作品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通过将这些瞬间所见的景色固化下来,让瞬间成为永恒。这是一种情绪,寄托着他绵绵不断的思念、乡愁、憧憬和遐想。”深圳市美协顾问、教授张小纲表示。这之后的《流动的风景系列》作品,作者仍然延续着以“窗外景”为媒介来传递所思所想,追寻心中的审美理想。

张小纲表示,窗作为一种框架,其内核所昭示的是一种典型性。陈跃刚从中领悟受益,并形成为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审美自觉。“不求物象的猎奇和叙事的恒大,执着于在平凡的、极其普通的景或物中去发现其内涵和闪光点,将其放大并转化成一种精神力量,这是尤其令我欣赏之处。”

编辑 昌慧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