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不良小心患罕见病!中山年轻女子脑脊液流失引发头疼

南方+
2021-03-22 22:35
摘要

近日,中山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了一位患有罕见病“自发性脑脊液漏”的年轻患者。

近日,中山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了一位患有罕见病“自发性脑脊液漏”的年轻患者。“一周前,我还在上班,突然感觉头疼。一开始没那么疼,但坐着、站着都疼,只有趴在台面能缓解一点疼痛。”杨女士说。于是,杨女士请了病假,在三乡就诊取药后,便回家躺床休息。

苏圣贤医生在为患者讲解病情 受访者供图

“后来,我发现躺着休息,头疼基本缓解了。”杨女士回忆,这时,她误以为自己所患头痛症状为一般的休息不足。于是,她决定暂时放弃入院治疗。而不到一天的时间,杨女士在家中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感觉头疼欲裂,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当日便赶赴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

苏圣贤医生在患者进行手术介入治疗,修补脑脊液漏口

“她因自发性脑脊液漏,患上了低颅压性综合征。” 中山市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副主任苏圣贤为杨女士诊断后表示,在人的头颅及脊髓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液体“脑脊液”。这种液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作用,即给头颅、脑组织及脊髓提供物理支撑的作用。这种液体,我们平时无法感知,一旦流失,整个脑组织可能会出现塌陷,导致头晕、头痛、呕吐、脖子僵硬及无法动弹等情况发生。

从MR片子中,能看出患者脑脊液漏口位置

自发性脑脊液漏患者的确诊并非易事。早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接诊首例自发性脑脊液漏患者时,患者首先进入脑血管介入科开展身体检查,脑血管介入科为患者进行CT检查,发现患者并无脑部肿瘤,但却依旧头疼欲裂。“为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后,检查有无动脉瘤或相关血管畸形后,又发现并无问题。当医生为患者做了全脑和全脊柱的磁共振后,大家才发现了真正的病因。”苏圣贤回忆。

自发性脑脊液漏,实际上与人体的一层“薄膜”息息相关——硬脊膜,这是一层包裹住人体脊髓和脑组织的薄膜。自发性脑脊液漏的病因与硬脊膜先天发育薄弱,或硬脊膜的局部破裂有关。“最近我们发现有些患者,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出现颈椎或腰椎的骨质增生,生长出的‘骨刺’长期刺激薄膜,硬脊膜长期磨损造成破裂,这直接导致脑脊液流失。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因。” 苏圣贤说,目前该疾病属于罕见病,但年发病率达5/100000。

治疗自发性脑脊液漏,应从“保守治疗”开始。躺床休息及多喝水,促进脑脊液生成,或口服补液及静脉补液。“一般,一周后可缓解后,则不必进行手术治疗。但倘若病情无好转,要开展手术介入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对脑脊液漏口进行修补。”苏圣贤说。

医生呼吁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注意坐姿

在办公室长期工作的人群是颈椎病和椎间盘突出的高发人群。这些人群较容易发生低颅压性综合征,所以需要格外注意日常的坐姿习惯。倘若出现坐起来或者站着头痛,且时间越长症状越严重的情况,长期剧烈头痛或伴有喷射性呕吐时,患者应及时就医。“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一般工作30至60分钟,应该适当地活动头颈部、腰部,头放到后面,保持我们颈椎往前屈,开展腰部伸展运动。”苏圣贤说。

原题为《坐姿不良小心患罕见病!中山年轻女子脑脊液流失引发头疼》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王雯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