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深圳报业集团”的故事 | 集团出版社给我出了“文集”
2021-03-21 22:20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祁念曾

作者祁念曾。

2002年9月30H,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深圳报业集团隆重成立了,至今已过去了15个年头。回顾15年的光辉历程,有许多回忆在我心中闪光,最难忘的是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7年出版了我100多万字的诗文集,为我的新闻工作40年留下了一个终生的纪念。

少年时代,凭着一颗热诚而纯真的心,我把当记者作为自己的人生之梦。1963年我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校曾听过北大校友、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同志的报告。他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深入细致的采访作风,刻苦勤奋的写作态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做一个像他那样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为人民的新闻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成了我毕生追求的目标。

在北大,我担任校刊记者和“五四”文学社社长。1967年,组织派我到《红旗》杂志社担任记者。后来,赶上“文化大革命“,我被下放到工厂、农村“接受再教育“。直到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我才又担任了企业报的主编和陕西日报的特约记者,发表了几百篇新闻作品。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我又到大学任教。

1993年秋天,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在向我招手,《深圳晚报》将要创办,向全国招聘人才。报名者1600多人,选中了50个人,我有幸成为这五十分之一。感谢深圳商报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感谢高兴烈、王茂亮、王田良、冷鸿文、王庭僚等一批好领导,大家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用“忠诚、团结、开拓、求精”的商报精神,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办好《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很快使深圳商报社进入了全国报业十强,创造出中国报业的“深圳速度”。我先后在深圳晚报总编室和深圳商报新闻研究室工作,出版了散文集《艺术家的脚步》《岁月如歌》、诗集《站立的河流》、新闻评论集《新闻探索与实践》等,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2006年,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成立,副总编王杰同志找到我,想给老同志出一套文集,他觉得我的作品比较成熟。我就把来深圳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送给他。他从中选了200多篇编了本《祁念曾诗文集》,分上下卷。上卷是诗歌散文卷,下卷是理论评论卷,共计100多万字。清样出来后,著名作家、诗人贺敬之题写了书名,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经之写了序言。这套书终于在2007年9月深圳报业集团成立5周年之际出版发行。报业集团著名评论家周思明写了长篇评论《从秦川到南疆的诗意之旅》,发表于《秦岭文学》和《深圳商报通讯》,并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化视野与新都市语境——深圳文学三十年论稿》一书中。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副总编王杰写了评论《时代的歌手》发表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和《新闻知识》杂志上,在全国有较大影响。2009年,为庆祝建国60周年,北京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联合评选这部文集为“首届中华之魂”文学作品一等奖,为我的新闻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深圳报业集团是我的精神家园,我衷心祝愿她排除万难,蒸蒸日上,再创新的辉煌!

(作者祁念曾系深圳报业集团退休干部、高级编辑)

编辑 夏吉贵 审读 李诚  审核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