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12日,笔者随深圳市委党校2021年第1期局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到山东临沂实地学习,时间虽短,收获颇丰,草成诗词六首。
其一
破阵子·人民就是江山
孔孟应知齐鲁,人民就是江山。八百里纷挥大纛,千万年同溯远源,临沂当细看。
豆选堪称第一,民推可谓三三。条例维权还减息,夫妇参军并《过关》,独轮车上观。
注:1.“豆选”,指山东根据地当年推行民主选举村官,由于农民大都不识字,就在候选人每个人背后放一个碗,选票就是豆子。”2.“三三”,指当时我们党在政权建设中普遍采用的“三三制”,即在政权人员构成比例上实行共产党员、党外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的制度。3.“条例维权”,指根据地所在的山东参议会制定通过的《人权保障条例》,这个后来收入《世界人权约法总揽》的《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人权保障条例。3.“减息”,指当时根据地一度忽视群众切身利益,根据地面积锐减。中央派刘少奇去指导根据地落实“减租减息”政策,很快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保障和促进了根据地的大发展。4.“过关”,指话剧《过关》,该话剧反映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一名村干部报名参军,父亲、妻子、丈母娘激烈反对,在村干部和乡亲们的耐心开导下,又高高兴兴地送他上了前线。演出后,在解放区引起轰动。5.“独轮车”,指陈毅元帅所说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即独轮车)推出来的。”
其二
沂蒙独轮车颂·敬依龚爽《沂蒙颂》词韵
独轮车咯吱响
我为亲人送衣粮
加一张大煎饼
车斗更香
添一双布军鞋
情暖路上
愿亲人早日过长江
为人民打胜仗直往前方
啊直往前方
独轮车怎能忘
军民鱼水情谊长
望一回蒙山崮
荡气回肠
饮一瓢沂河水
忆乳思娘
愿亲人永远得安康
为中华挺脊梁振兴山乡
啊振兴山乡
独轮车队伍长
车轮奔向共产党
奔向共产党
滚滚不可挡
不可挡
滚滚不可挡
注:1.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过:“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陈毅元帅所说的“小车”,即“独轮车”。2.“车斗更香”,既用煎饼的劲道和香味,也取毛泽东主席《采桑子·重阳》中的名句——“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浪漫和豪情,还喻战士的感激和回馈。3.“滚滚不可挡”,取“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之意。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疫,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图为孟良崮战疫前夕,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左一)和副司令员粟裕(左二)视察前线炮兵阵地。
其三
孟良崮烈土陵园瞻仰粟裕将军墓
见道为山不在高,孟良崮上领风骚。
三方碑阁回红日,万古江河涌碧涛。
雾霭纷飘随裕毅,指挥一定掩萧曹。
我今暗洒男儿泪,英烈当前献楚醪。
注:孟良崮并不高,主峰海拔只有500多米,战疫中,一度天降大雾,天助我军。“裕毅”,指粟裕、陈毅。粟裕将军晚年,对工作人员说:“我死后,和战死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他对夫人楚青口授遗嘱,希望把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八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其四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前与乡邑周纯全将军雕像合影
青山隐隐雨濛濛,柳碧桃妍草欲葱。
驱雾还须期朗日,凌云方可识孤鸿。
龟蒙顶耸松梅竹,鸭绿江横雨雪风。
不意同框君共照,乡心未许隔时空。
注:大青山属蒙山山脉,蒙山古称龟蒙。开国上将周纯全在担任抗大一分校校长时,临危受命,处变不惊,统一指挥大青山突围,个人最后转移。此后,他长期担任解放军和志愿军后勤保障等工作。
其五
渔歌子·临沂三株神奇的树
丹桂移栽百载长,杏花飞播郁金香。
生板栗,立山冈,无须李白辨他乡。
注:在临沂,陈毅将住地的一株盆栽的丹桂移植到土里,丹桂已届一百四十年,依然旺盛;张云逸住地,平空生长一棵杏树,漫天飞雪,占尽春光,馨香浓郁,沁人心脾,群蜂盘旋,嗡嗡作响;在辛锐烈士大青山突围战后牺牲处的山洞旁,神奇地长出一棵栗子树,巍然屹立山冈。
其六
沂蒙红嫂小传
临沂红色资源着实令人震撼,而红嫂事迹处处听闻,更是令人动容,泪流无数。“沂蒙红嫂”是指在战争年代,沂蒙地区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人是那样朴实无华,却异样崇高伟大;其事是那样真挚纯善,却异样入心催泪。——题记
早春寻胜到沂蒙,追忆派兵去山东!
桃之夭夭杏飞雪,万紫千红红嫂红。
孟良崮上战犹忙,战士星夜奔前方。
十万火急下任务,过河无桥空望洋。
断桥残桩怎接上?五月汶河况冰凉。
纵身跳下寒流去,半边天上出桥梁。
要问桥面哪里来,自家门板肩上扛。
战士轻快过门板,无限深情无限望。
二姨从此留残疾,终身不孕不怨伤。
生命本是来自党,战士就是好儿郎。
太平间里唤队长,奇迹苏醒惊阎王。
不信多活五个月,下床工作又照常。
那年冬天蹲点去,谁人缺衣偎在床?
老姐棉衣脱将去,小姨棉絮掏老乡。
六十年后阅兵场,老姐统帅凝望长。
回来告慰众先烈,如今祖国日益强。
红嫂甘甜乳汁盈,哺育革命寄深情。
谁言乳嫂耳失聪?此时无声胜有声。
村里办起识字班,一笔一画把理扳。
穷人不是天生定,支持革命把身翻。
打土豪,分田地,保卫果实靠须眉。
哥哥快快上前线,谁先参军我嫁谁。
春风吹,柳叶生,妹送哥哥去当兵。
盼哥立功多受奖,大红花把哥哥迎。
谁愿终身做新娘?俸养家婆似高堂。
公鸡拜堂终不悔,此般红嫂胜孟姜。
红嫂事迹何止此,让出新房办报纸。
谁道新房让不吉?姐妹重新写历史。
掩护伤员进山洞,石板砸脚浑不动。
舍身忘死为战友,邱少云与分伯仲。
作侦探,当向导,敢问敌军何处藏?
炮弹顺着嫂指向,瞬间敌阵尘土扬。
红嫂非但爱红装,能入虎穴杀豺狼。
劝夫投明有典范,不让须眉智勇双。
卷起裤腿搓鞋线,道道伤痕皮上见。
纳上胜仗打多些,针针线线藏爱恋。
抬担架,忙支前,穿梭战火不知倦。
伤员当作亲人看,丈夫牺牲暗梗咽。
更有大义卖小女,买些粮食资劲旅。
骨肉亲情怎忍分?泪花化作倾盆雨。
最后干粮做军粮,最后布料做军装。
沂蒙何止六姐妹,仅剩儿子送战场!
孔孟之乡多孔孟,国之基石何神圣。
母亲平凡又慈祥,日月高悬天地证!
眼泪因何不住流,红嫂事迹撼心头。
要问红嫂哪一个,天上星星不胜收。
君不见,白发苍苍老将军,千里万里寻觅君。
几回梦里把娘喊,不见娘亲心欲焚。
君不见,更有挑担卖酒问,千村万户遍认亲。
举家搬到村里住,奉养恩人到终身。
生炉火,熬鸡汤,沂蒙颂歌吐衷肠;
蒙山高,沂水长,红嫂恩情永不忘!
编辑 詹婉容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陈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