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湾畔、机场片区,大型交通建设项目集中在这里开展。近日,深圳首条自主投资建设的城际铁路穗莞深城际铁路又有了新进展,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3月15日,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工程区间右线首环管片拼装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线首个完成首环验收的单位。
成型管片
穗莞深城际机前段全长约15.2km,全线地下敷设,共设3座车站。此次进展系由中铁十四局施工的深圳机场站~固戍工作井区间,该区间全长约4.5km,双洞单线,采用两台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管片外径8.8米,内径8米 ,管片宽度1.8米,管片厚度0.4米,暂定管片数量4966环。该区间是全线最长的盾构区间。
据中铁十四局穗莞深项目负责人冯国伟介绍,“深湾一号”及“深湾二号”盾构机已经从深圳机场始发,工程区间右线首环管片拼装顺利通过验收,继续向西湾掘进。据悉,该盾构区间将下穿西湾海域,到达西乡固戍。下穿海域段长约3.1km,是全线唯一的穿海段水下隧道,也是目前国内在建工程中采用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连续掘进距离最长、地质最为复杂的海底隧道,最大埋深达海面下约63m。
管片拼装
“该段隧道施工具有距离长、海底地层复杂的特点,刀具易磨损。在高水压地层掘进情况下,形成海水贯通风险高,对盾构机整机密封性能要求高,这就意味着管片安装必须符合设计标准及规范要求。” 项目总工程师苏保柱告诉记者,为保证管片质量,项目部实行管片实名制,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规定每天召开生产列会、技术分析会,将施工中影响现场施工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因素上会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法。实行领导现场带班制度,确保现场问题现场解决。3月15日,经验收组现场核验,第一环盾构掘进管片安装质量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顺利通过验收,对后续的盾构高质量掘进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验收会
在建的穗莞深城际铁路是深圳首条自主投资建设的城际铁路,工程位于深圳宝安区、前海合作区,线路全长15.18公里,全线地下敷设,设西乡、宝安、前海3座车站,设计时速为160公里/小时,采用8辆编组的CRH6型动车组。
按照规划,穗莞深城际将与琶洲支线、佛莞、莞惠等城际互联互通。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后,可实现广州、东莞、深圳西部地区与深圳中心城区及沿线重要片区快速通达,也承担着深圳市内部组团间的通勤客流。对进一步提升穗莞深城际铁路功能,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网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宝安湾)
编辑 彭健雄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