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世界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金海大桥首个钢主塔成功完成吊装并架设到位。按照施工计划,今年上半年,金海大桥4个主塔将全部进行吊装,连接东西城区的又一通道雏形初现。2023年大桥建成后,珠机城际的列车将和汽车一起,奔驰在金海大桥上,穿山过海。
为什么需要进行主塔吊装?过程是怎么样的?
金海大桥是一座大挑臂式钢箱梁斜拉桥,共有4个桥塔。公路铁路在桥面同层分布,也就是桥面的中央为双向设计时速160公里的珠机城际轨道,两侧为双向六车道的设计时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
主塔架设由金海大桥的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负责。首个架设的“Y”字型主塔位于金海大桥26号墩,也就是在西江磨刀门水道入海口。被吊装的钢结构主塔高度为106.8米,总重2699吨。钢结构主塔在工厂中制作后运到珠海。
金海大桥的首个主塔,整个竖转过程分73个步骤。在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大桥海鸥” 号帮助下,原本在海面“平躺”着的主塔,被“立”了起来,再经过平移起吊,与塔根部分精准对接安装。钢塔起吊翻转、精确对位偏差以毫米级控制,难度极高,这也是建桥实力勇攀高峰的体现。
之所以采取这种空中整体竖转安装形式,而不是采取分节浇筑施工造塔,是因为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工期。这种桥塔的吊装方式在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的桥塔(即“海豚塔”)上也有应用。
据施工单位介绍,公铁同层的桥梁世界上虽不止金海大桥一座,但同时有4个塔却打破了记录。
未来珠机城际轨道二期怎么走?汽车如何通过金海大桥?
珠机城际轨道二期从珠海长隆站附近开始,穿越大横琴山,经过公铁同层的金海大桥抵达金湾区,最后以地下敷设的方式到达珠海机场。加上珠机城际一期(珠海站到珠海长隆站),设计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连贯拱北、湾仔、横琴、三灶等片区,沿线周边有口岸、大型景区、商务区、生活区和机场等。
汽车通过金海大桥,前后走向与城际轨道有所不同。从香洲区到金湾区,可以走洪湾互通立交,随后通过环岛西路交横琴大道处的横琴互通立交上金海大桥。金海大桥跨越磨刀门、白藤河,最后到达金湾区三灶镇紫竹湾互通立交,进入省道S272金海东路。此处毗邻珠海航空产业园滨海商务区、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按照时速100公里计算,从位于香洲区南屏的洪湾互通立交到金海东路紫竹湾互通,开车大约用时20分钟。
按照工期,金海大桥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党毅浩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