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知名法学家梁治平自选集、经典文集和随笔集近日再版上市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2021-03-17 12:55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了当代知名法学家梁治平的三部著作,包括《法律史的视界》《法意与人情》《高研院的四季(外一种:观察者)》。

梁治平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法律文化、法律与社会。此前,他曾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美国高等研究院,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术机构访问、讲学和研究。

《法律史的视界》是梁治平的自选集。作者通过对自古罗马以来的中西方古代法律史和法律传统的细致研究,分析存在于古代法律制度背后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在面对体现人性基本价值的共同问题时所采用的不同法理和治理手段、所积累的不同文化经验,并在梳理这些传统和现象的同时,探讨法律的文化根基以及在不同文明中法治的演进道路问题,也由此反思中国传统的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这些文章立足于法律文化观,将法律现象置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联系古今中外的法律传统和法律现象,致力于对文化与法治的演进之道的追思。

《法意与人情》是梁治平的经典文集。所收录的 40 篇短文,以"古法丛谈"为主题,将中国古代法作为讨论的对象,研究材料涉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历史典籍,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诸种文化和法律现象等。作者追本溯源,围绕着"法意"与"人情"两个主题,以独特的法学视角,结合中国古代的社会和文化,探索了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法律观念的萌生、法律制度的演变等问题。作者凭借对史料的娴熟掌握,穿梭于中国古代法的历史中,同时将其与其他文明体系的法律进行比较,旨在对中国古代法作富于同情的理解,从而由中国文化的设计与格局,去认识中国古代法的真精神。

与系统性研究更强调方法论和逻辑论证的严密性相比,本书收录的短文更多地具有"花絮"的性质。但它们并不是琐碎的、无足轻重的,相反,"杂谈"形式也给灵感和材料以更大的自由度;也不是散乱的、毫无秩序的,相反,正如本书的标题所提示的,它们始终围绕着"法意"与"人情"这两个隐秘的中心。

《高研院的四季(外一种:观察者)》是梁治平的随笔集。其中收录了两本小书,一为《高研院的四季》,一为《观察者》,主要记录了作者前后两次赴美访问游学,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等地的经历、感受和思考。书中记述了一位年轻学子的种种见闻,透露出作者当时的访学心境、研究志趣和学术关怀。通过作者独到的观察,本书呈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美国学界概况及其学术精神、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另外,借由所遭逢的书缘、人缘,勾画出作者学术研究的线索。这些文章笔触真诚细致、温润平和,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展现出独特的文人雅趣和时代风貌。书中收入作者亲手绘制的 20 幅速写,与文字相映成趣,带读者身临其境。

《高研院的四季(外一种:观察者)》本次再版,同时收录了作者两次访学随笔。两书对照,以见个人生活与思想变化之迹,以及时代与社会的变迁。《高研院的四季》增补了欧游日记一组。《观察者》有所删补,并重新安排了原书各章,按题材分为"城市""大学""博物馆""人间世""‘故国’""求书记"六辑,旨在将作者当年的思绪更好地传达于读者。

书中收寻的两部随笔各有风格,《观察者》记述的种种见闻和观感,纵然皆出于偶然,也都是有感而发,那些文字也因此透露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他的关切与好恶,甚而折射出造就了作者其人和那个时代的风貌;《高研院的四季》写于 10 年后,作者由不惑进入知天命的年龄,观照世界之际,更多了一份从容。二者形成映照,反映出作者个人生活与思想变化之迹,以及时代与社会的变迁。

《法律史的视界》

《法意与人情》

《高研院的四季(外一种:观察者)》

梁治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1 月出版

(原标题《荐书 | 知名法学家梁治平自选集、经典文集和随笔集近日再版上市 》)

编辑 庄思嘉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