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老城区道路存在五大症结——记者根据体验过程及市民建议,梳理出老城区道路改造难点

宝安日报记者 张剑峰/文 雷小舟/图
2021-03-16 18:30
摘要

3月15日,记者体验宝安老城区10条道路的报道出街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不少热心市民拨打热线电话,分析老城区道路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不少很好的建议。记者根据体验过程及市民建议,梳理出老城区道路存在的五点症结。

新安三路主道显得狭窄,辅道却很宽敞。

车道突然起变化,司机往往无所适从。

机动车停车位设在了公园路的人行道上。

3月15日,记者体验宝安老城区10条道路的报道出街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不少热心市民拨打热线电话,分析老城区道路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不少很好的建议。记者根据体验过程及市民建议,梳理出老城区道路存在的五点症结。

症结一:机动车道

宽窄不均易导致“肠梗阻”

在走访新安一路至新安六路、流塘路、公园路、建安路、宝民路及裕安二路时,记者发现机动车道的主要问题为有些道路一段双向八车道、一段双向三车道,整条路宽窄不均,导致车速缓慢,造成一定程度的拥堵。

在新安二路、新安三路、洪浪南路、公园路沿线,有幼儿园、医院、中小学等人员密集区,从学生上学放学到居民上下班,早晚高峰期人员流动量大,再加上随机分布的双向四、三、二条车道,和“拐来拐去”弯曲道路,让附近居民的出行十分不便。

双向三车道的现象在宝安老城区十分常见。记者了解到,在我国,二级和三级公路基本上采用双数车道,对于平原微丘区的二级公路,当混合交通量较大、并且将慢车道分开又有困难时,可划线分快、慢车道,但仍属双数车道。双向三车道主要是用于缓解车流量过多而设置的不平衡双向通行车道,来车方向多的就可能是两车道,相反,少的那方向就可能是一车道。而记者观察发现,在宝安老城区的道路上,双方向的车流量均等,高峰时期,双向车辆都出现严重拥堵,有车主表示,单数车道使得来往车辆通行不均衡,更容易造成交通“肠梗阻”。

症结二:非机动车道

车道连续性完整性存在问题

老城区的机动车道宽窄不均,非机动车道也不完善。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非机动车道设置在人行道上,而人行道则沦为商铺的私用停车区。人与电动车抢道、电动车与机动车抢道、机动车再侵占人行道,如此恶性循环,三者之间都没有科学的空间获得相应路权。

以裕安二路、新安二路、流塘路新安段为例,原本的双向三车道就不太科学,人行道上几乎停满了违停车辆。在老城区驻足观察,不时可见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横穿、逆行。即使已经施划了漂亮的非机动车道、设置了车止石防止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但因为非机动车道设置不连续,多处出现非机动车道断头现象,非机动车道上一般是行人在走,更多的电动车还是走到机动车区域,造成交通秩序混乱。

症结三:行道树

大榕树破坏路面且不便迁移

在新安一路至新安六路、裕安路等路段,最常见的景观是生长了20多年的老榕树巨木成荫,榕树的粗大树根破坏了人行道,更有甚者,树根长至辅道间,路面破损严重。在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居民和车主纷纷表示,种植了20多年的绿植的确很美观,但对道路的规划建设造成了阻碍,成为老城区交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对绿化迁移树木有着严格的要求及规定,道路升级改造和城际地铁施工铺设需要避让古树名木;大型高龄乔木需要“就近安置”,尽可能保持原树木生长环境;对易于成活、易于迁移的灌木,要迅速实施迁移。而20多年前种下的老树在路中间,已然长成高龄树木,粗看起来绿树成荫,细细研究,就是横在道路中央的老榕树隔断了整个路面,行道树不方便迁移的问题让老城区道路怎么翻新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适应如今城市的发展。

有专家认为,行道树需要统一规划设计,如果无法迁移,那么老城区道路将会出现既不美观,也影响道路改造升级的局面。

症结四:停车位

人行道与辅道乱停车较普遍

老城区的路大多呈现出人行道较为宽阔的布局,这就产生了沿街商户占用公共资源施划停车位的现象。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在商铺门口停放私家车成为新安老城区的普遍现象。在人行道间隔区,常常能发现被破坏的车止石、挡车护栏遭人为破坏,更有甚者在自己商铺门口施划停车位,装上私家锁,让人行道变成私家车位。

此外,在新安环路(新安一路至新安六路)的宜停车位也施划得不合理。停放在新安二路、新安四路的一些车辆挤占了车道,导致道路拥堵。因为设置了宜停车,辅道应有功能未能发挥出来,有些还成为大型货车、工程叉车、泥头车的“避风港”。

症结五:人行道

颜值与通行品质有待提升

近年来,宝安老城区不少道路的人行道陆续进行过翻新,一些路段有提升、一些没提升,导致整个老城区的人行道较为“斑驳”。而且,有些人行道太宽造成浪费(宽度超过双车道),有些又太窄,影响市民出行。

以宝民路为例,位于107国道靠近老城区一侧,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置较乱。有些路段的人行道上停满了车,影响市民出行。宝民一路新安中学段设置了非机动车道,但往西乡方向有部分路段没有非机动车道,导致电动自行车只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宝民路24区、新安五路跨线桥附近路段的人行道透水砖不统一,且损坏严重,影响行人出行。

在采访过程中,有市民表示,与宝安中心区、宝安大道等沿街人行道相比,宝安老城区的人行道缺少文化元素和景观绿植,希望尽快增添文化元素,优化道路整体环境,提升老城区交通品质。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


(作者:宝安日报记者 张剑峰/文 雷小舟/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