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名亭记录1050名烈士——记者探访深圳市革命烈士陵园
深圳商报记者 刘虹辰 文/图
2021-03-16 14:07

深圳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北环大道和彩田路交汇处,伫立着庄严肃穆的深圳革命烈士陵园。作为坐落在福田区的深圳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这里已经成为我市了解深圳革命斗争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昨天,记者来到深圳革命烈士陵园,探访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

进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矗立的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一纪念碑建于1983年,碑高27米,碑身宽3.5米,碑座宽7米,碑身的四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由当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同志题字书写,从高空俯瞰,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正好位于烈士陵园的正中央。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环绕着革命烈士陵园,象征着先烈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革命烈士纪念碑外形犹似含苞待放的玉兰花,象征着革命先烈用鲜血培育出来今日的春花,又似四把朝天的宝剑,表现革命烈士的凌云壮志,独特的造型富含“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的革命诗意。

革命烈士芳名亭位于烈士陵园西南角,建于1992年,记录了从1900年起至今各时期牺牲的1050名深圳革命烈士。

烈士陵园内还安放着曾生同志墓碑。曾生同志是深圳坪山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东江纵队司令员,为华南战场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95年11月曾生同志因病逝世,1996年5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其骨灰安放在深圳革命烈士陵园并修建墓碑,以教育后人。

在深圳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深圳革命烈士纪念馆。深圳革命烈士纪念馆于201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要陈列了自1900年以来的深圳革命烈士事迹、资料、图片和遗物,纪念在深圳牺牲的革命先烈,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大篇章。其中,第一篇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深圳人》,讲述了发动推翻清王朝的“三洲田起义”的经过,陈列了在起义中涌现出的龙华的黄福、下沙村的黄耀庭等深圳本地英雄人物的事迹和资料等;第二篇章《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深圳人》,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宝安县共产党人掀起工农运动的高潮这一段历史,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黄学增、戴卓文等一批革命先烈;第三篇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深圳人》,讲述了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的故事,在抗日中东江纵队得到发展和壮大,革命英烈的事迹感人肺腑,东江纵队小鬼班班长黄友带领小鬼班四名尖兵以一抗百掩护主力撤退,最后全部英勇牺牲,被中央追认为广东人民游击战争战斗英雄;第四篇章《解放战争时期的深圳人》,讲述了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转战南北,深圳涌现了曾送、肖华奎、陈丽娟等烈士,他们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五篇章《建国以来的深圳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深圳涌现出了林文虎、廖玉添、古伟红等烈士,他们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壮山河的壮丽凯歌。作为全面了解深圳革命斗争史的重要场所,馆内还陈列了51处遍布深圳各区各街道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图片。

1988年,深圳革命烈士陵园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同年7月被深圳市委命名为深圳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深圳市委命名为深圳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深圳市委命名为深圳市第一批党员教育基地;2012年11月被深圳市评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市民如需前往,可以绿色出行,搭乘深圳地铁10号线从孖岭站A出口步行前往。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 汪新林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 刘虹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