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要为科技创新“种玉米”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21-03-12 00:53

“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是决定科技创新最终能走多远的“深蹲助跑”,是一个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所仰赖的底蕴根基。基础研究若不扎实,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搞不清楚,对外部核心技术的依赖性就高,“卡脖子”或“掉链子”的风险就始终存在。

基础研究要强起来,光“砸钱”肯定是不够的。科技体制改革要与基础研究投入齐头并进,为科学家创造一个更宽松、更包容的环境和氛围,提供一个能够心无旁骛 “十年磨一剑”的机制和机会。

深圳被外界认为是“中国硅谷”,在科技创新的一些领域跨过了“拿来主义”的追随式创新阶段,进入并跑、领跑甚至“无人区”的探索。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持续冲锋、率先突破,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发展能级与引领效应,深圳才能不负“先行示范”的历史使命。

如果说注重成果转化的应用创新是做“爆米花”,那么注重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就是“种玉米”。当前,深圳每年拿出不低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科技创新“种玉米”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同时,深圳正聚焦大装置、高平台、前沿领域,以主阵地的作为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大科技体制、科研评审制度和人才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能级。把这些做好了,深圳才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挺直“腰杆子”,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