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将继续关注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问题。”6日,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表示,他向大会提交了《精准提供扶持政策,鼓励民营高科技企业做强做大的提案》,建议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如对民营高端制造企业提供5年以上中长期贷款的支持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企业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主体,民营科技企业正成为支撑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但陈志列在相关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影响这一创新主体做大做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最突出的是我国缺少引进的高端创新型科技人才。而高端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难,而境外高端科技人才到国内创业就业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45%的个人所得税。”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大问题。陈志列认为,长期以来金融的活水对民营高端制造业的支持一直不够,缺钱仍然是他们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当前银行给民营制造企业的贷款期限普遍在1年以内,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剧了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与企业的研发生产周期不匹配,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最后,陈志列认为基础研究薄弱,“卡脖子”问题长期存在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在陈志列看来,我国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对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这个创新主体提供精准的扶持政策,为他们做强做大培育更好的创新土壤。
为此,陈志列提出,要制定专门政策鼓励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积极引进国际高端科技人才。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对引进的国际高端科技人才的累进制个人所得税上限从45%降到15%;同时,建议在紧缺人才、高端人才的认定方面,出台政策指引给予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自主认定人才的权力。
其次,金融业要加强支持民营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陈志列认为,应加速推进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从实质上缩小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贷款方面的不平等待遇。通过出台政策指导,让金融机构对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提供5年以上中长期贷款的支持,中长期融资额比例提升至50%以上,使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民营高端制造领域;同时,建议金融机构与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建立工作联系点制度。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