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调解室:“老”党员发挥“新”能量,化解“小”矛盾调出“大”和谐

深法宣 通讯员 贾宝华 陈美晓
2021-03-04 16:47
摘要

陈老调解室通过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前端化解,不断创新基层服务模式,努力做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2019年5月,由6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陈老调解室”开在了光明区新湖街道楼村社区。老干部老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量和优势,参与社区居民家庭矛盾调解、企业劳工劳资纠纷解决、社区发展、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社区志愿服务、创文工作等,同时为社区民生项目建言献计、宣导疫情防控政策。

陈老调解室通过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前端化解,不断创新基层服务模式,努力做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一支队伍,两个阵地、三项机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陈老调解室”的服务模式以及特色创新归纳总结为“一二三”,即一支队伍,两个阵地、三项机制。

一支队伍:调解室由陈清林等6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其中有1位女性老党员。以6位党员为核心,同时团队中还配有社区网格员、调解员、律师顾问、社工等,各角色发挥所长,共同为调解室服务推进助力。

两个阵地:调解室设在楼村社区老龄党支部活动室,同时依托楼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群众诉求服务大厅两个阵地,打造党群服务联盟,构建以党为核心,发挥凝聚党心、服务群众的功能,构建居民群众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沟通平台,促进居民表达心声,为更多社区服务和建设献计献策。

三项机制:即对口调解机制、列席会议机制、政民协同调解机制。一是“1+4”对口调解模式:将陈老调解工作室作为总“调解室”,把来自4个片区的老同志分别对应社区东、南、西、北4个居民小组,实行动态调解机制,做到调解成员片区全覆盖,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真正实现“对口”调解。二是列席会议机制:邀请陈老调解室成员列席社区“两委”会议,参与“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等活动,让调解成员了解社区事务,特别是重大项目,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经验优势,为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事务提供意见建议,推进社区“两委”会议议定事项贴近民生,更加“接地气”。三是政民协同调解机制:将“陈老调解工作室”嵌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把社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与中心区项目指挥部信访维稳组、街道政法部门联动,为社区及街道部门开展工作搭桥铺路。

做群众的“调解员”“牵线人”“引路人”,夯实科学城基层治理基石

调解居民矛盾,促进“小家和谐”。陈老调解室充分发挥老党员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有效处理和解决家庭、邻里冲突,促进家庭、社区和谐,为构建美丽社区贡献力量。

▲陈老调解室处理社区家庭问题

列席社区会议,为社区民生建言献计。陈老调解室成员列席社区领导班子会议,对社区民生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等工作献计献策。同时通过陈老调解室的服务阵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及时处理和反映民众诉求。

▲陈老调解室成员与领导座谈,为民生建言献计

志愿服务参与,榜样力量影响群众。陈老调解室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清洁服务、社区防疫宣传、创文宣传服务等,以身作则参与并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同时,用自身榜样的力量,影响社区居民群众。

▲陈老调解室参与社区环境清洁志愿服务

关心关爱下一代,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陈老工作室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在楼村社区开展各种形式和主题的服务,包括禁毒宣传、讲革命故事等活动,同时还针对有亲子沟通问题的家庭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等工作,促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健康成长。

▲陈老调解室在楼村社区小学开展特色教育活动

▲陈老调解室为社区青少年做辅导

宣导社区建设发展,助力社区城市更新。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土地整备、城市更新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也给社区带来了巨大挑战,陈老调解室充分发挥基层工作经验,向社区居民宣导社区建设项目与发展意义,发挥优势,主动加入到中心区和科学城土地整备项目建设推进中,协助完成多个项目协议签订,大力推动了楼村社区城市更新与项目发展。

▲陈老调解室陈清林带头签订协议

基层兴则事业兴!光明区不断完善基层“点”的建设,织密全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共同谱写和谐光明、法治光明、幸福光明新篇章。

编辑 郑双喜 审核 刘杰

(作者:深法宣 通讯员 贾宝华 陈美晓)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