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首发的这一指数显示:养老政策以深圳江门肇庆领先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2021-02-26 21:14

2月26日,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次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融入心态与社会协同”指数。该指数显示,大湾区的社会协同整体态势有待提升,内地城市居民心态更加开放,整个区域社会协同应加快提升整体协同水平。

据介绍,该指数由该院首席专家黎熙元教授带领团队主要参考欧盟及亚太经合组织衡量区域合作及社会协同的系列指标,运用2018年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的住户调查数据和截至2019年的政府统计数据,从社会融合、政策协同和经济合作三大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融合心态和社会协同状况进行全面描述与测量,对国家和区域进一步加强大湾区社会融合和社会协同工作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黎熙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大湾区11个城市在社会包容度和区域协同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内地城市居民的融合意愿更强。内地九城市综合协调指数得分的排名上看,广州位列第一,深圳紧随其后,江门位居第三。各城市力度和重点又有不同。其中,教育政策协同广州、深圳领先,养老政策以深圳、江门、肇庆领先;青创政策协同以广州、深圳、香港领先;住房政策协同以广州、深圳、佛山领先;医疗政策协同最弱。区域经济合作体现为相互投资、贸易与游客往来,综合指数排名以香港领先,其后是深圳和广州。

就如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融合和社会协同水平问题,黎熙元建议,应打好“岭南文化”这张牌,进一步发挥岭南文化在社会融合方面的桥梁作用,逐渐突破制度、信息和交通壁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整合。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王雯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