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年内全部黑臭水体、70%内河涌消除劣Ⅴ类”“建好万里碧道”“方向不变、力度不减”……2021年,东莞市河长办将全力推动河长制湖长制继续走深走实,围绕“河长”“河涌”持续做好水质改善文章,努力建设更多造福东莞人民的美丽幸福河湖,让综合生态效益充分释放,更好惠及发展、惠及社会、惠及市民。
▲黄沙河东城段,清洁工在河道里清垃圾(资料图)
细化河长评选考核
河长制,关键在于河长治。今年,东莞将进一步压实河长履职责任,激发基层河长的能量。
抓好河长巡河履职,严格落实基层河长巡河打卡工作指引,健全完善河长履职档案,切实提高各级河湖长“认河、知河、巡河、治河、护河”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各级河湖长从“有名”到“有实”“有能”。
抓好督查督办,继续通过巡查暗访、媒体曝光、交办督办的方式,强力督促基层河(湖)长认真履职尽责,杜绝巡河流于形式。
抓好述职评议,在开展镇村河长年度述职的基础上,做好领导小组成员和镇街(园区)第一总河长述职工作,发挥河长领治作用,推动河长制工作提质增效。
抓好责任考核,全面建立河段水质抽检考核机制,按照“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要求,压实河(湖)长对水质改善达标的责任。进一步量化“优秀河长、后进河长、不称职河长”的评选考核,对评定为后进、不称职镇村级河长,研究加强问责措施,充分发挥考核倒逼作用。
力争消除黑臭水体
河长制,目的在于确保还市民一个“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优良生态环境河涌。今年,东莞将进一步加强河湖治理保护工作,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持续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2021年要保持污染防治攻坚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全力加快截污主干管工程迁改新扩建项目,推进次支管网完善工程,全面完成排水单元地块与市政雨污管道错混接改造,继续推进源头雨污分流改造,进一步提高雨污分流率。按照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剩余污染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力争年内消除全市所有黑臭水体,主要河流的劣V类一级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
补齐防洪基础设施短板,2021年要完成沿海水乡片、石马河干流不少于90公里堤防的达标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出台《东莞市供水安全保障规划》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完成时限,确保该规划落地落实落细。推进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交水点调整工作,完成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一期工程建设及市第二、第四水厂取水口迁移,更好地保障东江水质及饮水安全。
全面加强河湖日常管护,在清理问题存量的同时,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管住问题增量。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偷(采)砂、侵占河湖水域岸线等行为。
建设150公里碧道
今年是全面铺开万里碧道建设之年,东莞将稳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完成150公里的碧道建设任务。
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提出,久久为功做好污染防治“后半篇文章”。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深度融入城市建设和城市经营中,建好万里碧道、休闲公园、生态驿站等,打造更多像华阳湖一样具有生态震撼力的美丽河湖、湿地公园,让综合生态效益充分释放,更好惠及发展、惠及社会、惠及市民。
东莞将深入贯彻省主要领导关于万里碧道建设的指示批示精神,注重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坚决防止和避免过度人工化。出台《东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东莞市碧道建设技术指引》《东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导镇街(园区)抓好碧道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市区三江六岸滨水岸线、东江碧道建设、石马河干流碧道工程、滨海湾-松山湖碧道等一批市级重点碧道项目建设,年内完成150公里的碧道建设任务。
目前,东莞已经编制了市级碧道建设总体规划,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全市碧道建设分阶段分步推进,2021年要完成150公里,2022年要完成350公里,2025年要完成600公里。
市河长办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碧道建设纳入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并将生态保护和避免过度人工化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不走偏、不走样。各镇街(园区)要按照规划高质量完成市下达的碧道建设任务,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既要讲好大江大河故事,建设骨干特色碧道,也要突出小河小溪乡野情趣。
引导民间力量治水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东莞水生态环境建设及改进水环境质量的重大决策,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必须持之以恒抓好落实。
过去一年,全市举办了10期“河湖保洁日”活动和110多场“河湖治理大家谈”论坛,参与人数超12万人次,清理垃圾约2449.85吨,有效改善河湖水环境。举办“最美河涌”“最美河长”“最美护河志愿者”评选和“跟着河长走碧道”徒步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加入护河治水队伍,引起了热烈反响。全市447名民间河长巡河超1.4万人次,发现问题超5800多个。打造“河莞家”志愿者河长品牌,6.08万名护河志愿者加入“河莞家”,开展志愿者活动382次,有效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河湖治理保护的热情和自觉性。
今年,东莞将进一步营造“全民治水,合力治水”氛围,积极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河湖治理保护。继续办好“河湖保洁日”和“河湖治理大家谈”等河长制品牌活动,持续做好评选“最美河涌”“最美河长”“最美护河志愿者”活动。会同团市委打造好“河莞家”志愿者河长品牌,借助“民间河长”“巡河护河志愿者”等民间力量,继续组织开展河长制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志愿宣传活动,探索开展系列“跟着河长走碧道”活动,积极宣传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河湖治理保护行动,营造共治共管共享的治水新格局。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王雯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