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 有干劲!河源贫困村女生自考大学投身扶贫工作

深圳商报记者 马小晗
2021-02-23 13:00
摘要

“帮扶让我们每天都看得到希望,每天都很有干劲,是来自深圳福田区的扶贫干部在不断给我力量”,沙琼说

工作、读书、养鸡、种菜、家务劳动、照顾残疾的父亲构成了沙琼一天的生活。21岁的她是一名函授大学生,也是一名村委会的扶贫助理。

“帮扶让我们每天都看得到希望,每天都很有干劲,是来自深圳福田区的扶贫干部在不断给我力量”,沙琼说。

沙琼所在河源市和平县东水镇成源村,全村375户2240人却只有耕地780亩,位于山坳中的村庄因缺土地缺技术而发展受限,被定为省级贫困村。2016年深圳福田区福田街道和福田区建筑工务局挂钩成源村开启了精准扶贫之路。

“我父亲因小儿麻痹残疾,还有正在外地读书的妹妹和弟弟,原本家里全靠母亲在河源市区的工厂打工维持。”沙琼告诉记者,因为父亲身体原因,她作为家里的老大也无法去外面读书或工作。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时了解情况,立即决定聘请她为成源村村委会扶贫助理。“朱队长来到我们村以后就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当时我刚好中专毕业,在家里照顾父亲,是朱队让我可以在村里就近工作,每个月还有四千多元的收入,生活上没了问题,但读大学依然是自己最渴望实现的梦想。”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志军得知了沙琼心中的“读书梦”以后,立刻鼓励她深造,并积极寻找途径。2018年,沙琼通过自考函授的形式在暨南大学修读汉语言文学专业,读书、工作、干农活、照顾父亲几手抓。村委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沙琼因为表现优秀,镇政府和村委会都想聘请她去工作。

朱志军介绍,以前成源村因贫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扶贫工作开展后根据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每人每学年有3000元补助,高中、职高和高等教育均学费全免,每人每学年分别有5000元、5500元和7000元的补助,研究生有1万元每学年的补助,沙琼和她正在读大专的妹妹、读职高的弟弟都享受了这个政策。除此以外,针对成人,福田街道还开展了电工培训和育婴师培训,近50名村民受益,让愿意学的村民有机会学,有保障的学。

“我们能工作、受教育是靠党的政策和帮扶单位、扶贫干部的无私帮助,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和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沙琼说,“未来,我想去深圳看看,去福田区看看那些林立的高楼和一直帮助我们的深圳扶贫工作者。”

(来源:读创APP)

编辑 麦苗茵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 马小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