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工锻炼凡几年 宝岛铸剑师盼大陆有缘人能传承技艺

读特驻台记者 张雪松 文/图
2018-04-04 18:27
摘要

陈世聪,号“宝铸”,又称“剑庐居士”。出现在记者面前的他,竟不带一丝烟火气,而是温文儒雅的模样。深居简出投身铸剑30 年的他,独自研发出钛合金与超合金宝剑,作品被星云大师、成龙、连战等名人收藏。2008年、2009 年,他两度赴美参展,被当地媒体称为“亚洲铸剑大师”。

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是克服社会心浮气躁的时代追求,也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备的特质。在海峡那边的宝岛,记者也遇到了这么一个矢志不渝追求工匠精神的铸剑师。

陈世聪,号“宝铸”,又称“剑庐居士”。出现在记者面前的他,竟不带一丝烟火气,而是温文儒雅的模样。深居简出投身铸剑30 年的他,独自研发出钛合金与超合金宝剑,作品被星云大师、成龙、连战等名人收藏。2008年、2009 年,他两度赴美参展,被当地媒体称为“亚洲铸剑大师”。

铸剑师陈世聪和记者交谈。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轻弹剑身,年近七旬的陈世聪对记者说,自己一生铸剑的终极心愿,就是想打造出一把登峰造极、可以传世的宝剑。那就需要顶极的材料和顶级的技艺。

“我发现古代许多名剑都含‘天铁’。”陈世聪曾想方设法收到一把古剑,用科学方法分析发现其中的陨石成分,“古代特殊金属提取不易,许多名剑都混有陨铁。陨铁大概有三种: 钨合金、镍铜合金铝合金。我目前使用的超高合金钢材是比照90%的陨石成分,再加上硬度与韧性要素合成的。钢胚炼制是委托德国高科技精密炼钢厂以粉末冶金工法,再以 500 吨高压制成,配方比稍有出入,压制后将成一堆碎块。压制完成的钢胚再经由裁切成剑的初胚。”

  这是仿唐太宗“龙凤宝剑”的局部特写,浮雕花纹深度1mm,以融注法制造,工艺难度很高。




陈世聪说,看铸剑师的功力除了看硬度,还要折弯其剑看看便知分晓。他所铸造的剑,剑身饱满,折弯 90 度不变形,弹回直挺且神彩依旧。

刚则易断,软则易弯,陈世聪说这就是铸剑师的痛点。一把剑的韧度取决于铸剑师的炉火功力,各门各派均有独门秘法。“我是在摄氏1280度下铸剑,为了达到最高韧性,每把剑都必须经历六进六出的焠火、退火与回火过程。”陈世聪说,其间繁复旷日耗时,稍许不慎整炉钢材付之东流只能以废铁处理。锻造完成后再用液态氮做零下128摄氏度的冷处理,此时钢品合金紧实度极高,表面毛细孔微乎其微,足以“滴水成珠”,不用上油保养,放至高盐度海水中犹可经住考验。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玉不磨不成器,剑不研磨开刃亦不为成品。

每分钟 3800 转的研磨、抛光过程中,陈世聪笑称自己总是在冒着生命危险。“一剑四剖、上下对称、‘气海’饱满、剑刃滑顺、剑脊工整、剑峰圆润,这是每一把剑的追求。为求研磨精确,不能戴手套,双手指尖握剑、触探全凭手感。稍有不慎削指血光,再捏握不力飞剑穿身,若磨石崩裂更无法想象……”

陈世聪所研磨的宝剑,剑身长 69.5-78 公分,薄刃 4毫米。德国技师看了表示惊叹:“我们最高超的工业技术,也只能磨到 36 公分而已。”



陈世聪的镇坊之宝“虹彩五行宝剑”之一,钢胚由特殊秘方钛合金与超合金组成,失败超过百剑后才制成。

捧起一把新剑感觉很是轻巧,记者试着拔剑出鞘,发现它竟有紫光荧荧的细长剑身,非常特别。陈世聪得意地说,这是他的独门神器——霓气虹彩的“钛合宝剑”!“钛是新型航天金属,重量只有钢铁的60%,强度超越钢铁合金,而且抗腐蚀不易生锈。然而钛合金质地坚硬,高温后却变软像蛇形,炉温控制要极为谨慎;研磨石材也须以钻石类取代,碎屑火花会着火,手工制作非常危险。我花了1年零9个月才开发成这一把。”

凌云高处形影单,拔剑四顾心茫然

不论焠火或是研磨,铸剑师都像面对着一个不受约束的精灵或恶魔,它骤然锐变成百代神兵,还是复归一块顽铁?都要看机缘。

陈世聪说铸一把剑旷日耗时精气神急遽消耗,磨一把剑更是要极度专注静默数日,稍有不慎,心血就会付之一炬,还会有各种危险。

“儿子也和我学了五六年的铸剑,但并没有成功。他心不静不定,天分也不到。铸剑的技艺无法只凭身口传授,要靠经验与技术灵感的结合,当然也要天赋和机缘。”随着年岁渐高,陈世聪有些着急,“我希望有机会到大陆去办巡展,大陆那么大,总会遇到有缘的传承人吧?到时我会把整套铸剑技术完全公开,把技术全部传给他!”

见习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驻台记者 张雪松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