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美文120期【散文】虞宵 | 春天放牛牛
王惠平
2018-04-02 12:33


春天放牛牛

作者 虞宵  朗诵 蓝予

母亲常对我说,这辈子她最心疼的牲口就是小时候家里养的那头牛。每天母亲早早上山放牛,赶它去水草丰美的山坡、河边吃嫩草,希望把牛儿喂得饱饱的,好有力气犁家里的那十几亩水田。

老牛最后逃不过被宰杀的命运。每当看到村里那些牛被卖或被宰时,牛会流泪哀鸣,我的母亲也会难过不已。


母亲说,每次村里杀牛,她都躲得远远的,她害怕听那些牛的呻吟声。

母亲还说,小时候她与家里一头牛感情笃深,从不舍得打骂它。后来,那头与母亲朝夕相对的牛被邻县的牛贩子买走,从此,渺渺不见踪影。

母亲小时候最不愿意在冬天里放牛。家乡的冬天寒风刺骨,北风呼啸,母亲只有一条单裤,冷得双腿发紫,脚趾手指长满“萝卜仔”。

春暖花开的季节,是放牛娃最舒心惬意的日子。他们赶着牛,轻甩牛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牛随处可吃到鲜美多汁的青草,牛肚子撑得圆滚滚的。


以前的牛,是家中重要的一员,祖祖辈辈分不开,是每户农民家庭不可或缺少的劳动力,家里的几亩田,都需要牛的出力出汗才能犁出来。牛儿与人之间的默契,是维系这个家庭的生计,因而,牛也是家庭财富的象征,有了牛,才能五谷丰登粮满仓。如哪一户农家没有养牛,那绝对就是赤贫户,会被村里人瞧不起的。

在粤桂,壮族传说,牛是上天派到人间帮助农耕的,以农历五月初五为牛的生日,这一天禁用牛力,人们还会给牛喂一团有色糯米饭,还有的地方还以雄黄酒灌牛。

如今家乡一直保留着牛市的节庆,斗牛节,舞春牛,三月三,五月节,都和牛有关。那些“牛牯”、“牛儿”的小名,寓意小孩贱生贱养,希望能像牛一样身体壮实。

是啊,朋友们,春天到了,让我们放牛牛去吧。

(以上图片蓝予提供)


作者简介

虞宵,本名虞霄,生于广东清远连山县,祖籍浙江金华义乌,壮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迁居深圳至今。毕业于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二十岁发表文学作品,业余创作散文、非虚构、诗歌、小说、歌词。2015鲁迅文学院广东中青年作家班学员。现为《红棉》杂志主编,深圳市龙岗区作协主席,龙岗区第六届人大代表,国家二级作家。

出版散文集《浮萍上的蜻蜓》《越人城记》等多部,有散文、诗歌和文化论文发表在《中国作家》、《中华辞赋》、《中国文化报》、《作品》《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等报刊,获首届深圳群文优秀散文奖,第六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佳作奖、第四届广东省有为杯文学奖“九江龙杯”散文奖等。部分歌词被谱成歌曲并灌录。为“红棉文学奖”、“红棉诗友荟”等主要创办人。现供职于深圳某街道办宣传部门。

朗读者

蓝予,本名王惠平,深圳特区报新媒体《读特》“聆听美文”栏目的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协理事。现已出版五本散文集《得闲来叹茶》、《人与动物的距离》、《转身回眸》、《心灵的故乡》、《柳黄霜白时的背影》等。

总监:夏岩青     编发:读特APP   点本文右下角:下载读特客户端收听。

如果您喜欢《聆听美文》,请给我们投稿,加微信:251330018

你们的转发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

(作者:王惠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