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5年,深圳再次出现大规模棕囊藻赤潮 多部门密切监测确保海洋生态安全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实习生 邹竞一
2021-01-26 22:35

1 月 26 日 10 时 30 分,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团队和暨南大学海洋研究人员拎着大小不一的采样瓶,从南澳办事处斜吓社区码头迅速踏上一艘渔船,驶向监测目标海域。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采集近日深圳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出现的棕囊藻、夜光藻和血红哈卡藻赤潮样本。这是时隔 15 年深圳再次出现的大规模棕囊藻赤潮,自这次赤潮爆发以来,这是他们连续第 7 天出海监测。

1 月 18 日,深圳大澳湾海底摄像头拍到附近海域出现球状棕囊藻,短短 5 天内,摄像头已经完全被棕囊藻覆盖,预示将出现大规模赤潮。发现异常情况后,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样调查。经现场观测,大澳湾 - 南澳附近海域海水中有浅黄色 2~10 毫米的胶状球体漂浮,覆盖约 0.2 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海面未见鱼类死亡现象。工作人员很快判定,这片海域爆发了棕囊藻赤潮。同时,在大亚湾近岸海域也发现了赤潮,23 日,大亚湾杨梅坑 - 鹿嘴附近海域夜光藻和血红哈卡藻引起的赤潮达到高峰,赤潮成片分布,面积约 6 平方千米。

26 日上午,南澳对开海域海况良好,风平浪静。工作人员分别前往大澳湾、月半湾、金沙湾和鱼排养殖海域等多个监测点进行水质观察和样本采集。深晚记者看到,从金沙湾到鹅公湾沿岸几十米的带状范围内,发生赤潮的海面上漂浮着星星点点的絮状物,橙黄色的透明 " 小球 " 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十分 " 壮观 "。

工作人员一边将取样器沉入水下三米处、打捞上船,一边填写海水采样记录表和观测记录表。" 上一次深圳出现这样大规模的棕囊藻赤潮,还是在 15 年前。" 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工作人员翟晓辉观察着海水说,取样器采集到肉眼可见的棕囊藻是一种赤潮藻类,形状为 2~12 毫米的胶质球,如果它的 " 囊 " 破了," 尸体 " 会变成絮状物漂浮在海水中,破坏海洋水质。

▲工作人员在观察样本海水中的棕囊藻。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赤潮会引发什么危害?翟晓辉告诉记者:" 棕囊藻是一种有溶血性毒素的浮游藻类,主要会对近海养殖业造成危害。如果食用这些被这种藻类污染的鱼类、贝类,很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深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此次大规模赤潮,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将联合暨南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继续跟踪监测,并尝试通过新技术提高检测准确度,最大程度保障深圳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

【新闻链接】

赤潮是由于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而引起水体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会带来鱼类死亡、水质污染等问题。其成因尚无定论,普遍认为是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

编辑 冯进容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实习生 邹竞一)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