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江苏市民王女士爆料,称女儿收到一封来自南京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先是惊喜,后来拆开发现不对劲,因为女儿根本没有填报该学校。“后来孩子去教育部网站查询,具有招生资格的院校并没有这所学校。”王女士说。
收到假录取通知书这种事例我市也时有发生,市民家长要多加注意防范。
能拿“内部指标”
近几年发生的高考招生诈骗案件中,伪造文件、印章,谎称自己与领导和学校招生人员有“特殊关系”,可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的诈骗案最多,也最容易让家长上当。
混淆招生类型
近几年骗子会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以自学考试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还要一些假网站看上去与真的网站一样,家长拿到假录取通知书或者假毕业证书,登录对方给的假官方网站链接进行验证,就会以为自己拿到的确实是真实的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书。
自主招生的幌子
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或“随意招生”。高考招生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所有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未经国家批准或者未向社会公布的,不能安排招生,广大考生和家长要认真辨别,查询国家政策规定,以免上当受骗。
所谓的补录名额
与其他陷阱不同,“补录”骗局则往往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会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有招满,自己能够获取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
检验真假录取通知书
第1招:查录取真假。考生应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到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就是经教育考试院办理了正式录取手续,否则,就不是。
第2招:查学校真假。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必须由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的并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发出。这些学校的名单可在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上查到。
第3招:看录取日程。有的非法组织或个人,会抢在正规通知书发放之前,发放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以抢占生源。考生可根据录取日程来判断真假。
第4招:看邮件。正规通知书是通过邮政快递送到考生手中的,使用的是录取通知书专用信封。
第5招:看校长签名。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除加盖高校章外,还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以查看校长的签名对不对,如果没有签名,则要小心了。
第6招:查学籍真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是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信息查询的唯一网站。省考试院方面提醒,新生入学后,可登录学信网实名注册,然后查询、核实本人身份信息。
今年,各大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送工作仍采取邮政EMS特快专递,考生和家长可通过微信平台、支付宝、“EMS”手机APP客户端等方式及时掌握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寄递时间及投递时间。以上平台全部支持考生的手机号、准考证号、考生号和录取通知书邮件号查询。届时,考生可通过手机查询具体投递情况,投递期间,考生和家长务必要保持手机畅通。
来源 信德文化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