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体化发展模式 大鹏巴马大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
2021-01-23 21:19
摘要

1月23日,大鹏新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联席会在新区管委会召开。会议总结了2020年两地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1月23日,大鹏新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联席会在新区管委会召开。会议总结了2020年两地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共同谋划2021年两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委常委、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书记王军,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新区党工委委员、综合办主任王继良,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峰及巴马县委常委、副县长田寒露、林健,巴马县副县长王炳卜等出席。

会议总结了2020年对口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据了解,2020年,新区广泛发动机关、国企、民企和各方力量,各类帮扶主体与巴马3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开展实质性帮扶41次。资金使用方面,大鹏新区累计为巴马投入帮扶资金达7046.31万元,其中财政帮扶资金5878万元,用于产业扶贫4953.02万元,就业扶贫395.5万元,教育扶贫524.98万元,残疾人扶贫4.5万元,开展资金项目17个,社会帮扶资金1168.31万元,开展帮扶项目25个,受益贫困人口5万余人。人才支援方面,2020年大鹏新区选派26名技术人才到巴马县提供技术支持,其中教师12人,医生14人,为巴马县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通过干部挂职机制,互派专业人才交流,科学组织干部培训,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干部专题培训4期,培训200人,组织两地结对学校培训教师479人。特别是开通“深桂雨露直通车”、开展消费扶贫、加强培育群众创业“领头雁”,发展“深巴试验区”,打造“飞地经济”典范等亮点措施,为助力两地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发挥极大作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两地始终保持决战决胜的定力和耐力,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王军表示,大鹏新区结对帮扶巴马,经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到2020年底巴马全县57个贫困村、65167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与全国一道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他说,五年来,双方先后召开座谈会和党政联席会40余次,就两地的资源优势、发展路径、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度全面交流,大鹏新区充分发挥自身在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独特资源优势,累计为巴马投入帮扶资金2亿多元,帮扶项目达150多个,精心谋划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敬老助残、产业带动、就业帮扶、技能培训、惠民增富等成效显著的工作,受益贫困人口60000多人并推动21个企业与25个贫困村结对帮扶,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同时,两地创新共建“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引进了深圳华为、深鹏集团等72家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深巴试验区”,涉及项目125个,计划投资额达790.5亿元,为巴马后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杨军在会上谈到,双方在脱贫攻坚工作上有着好的基础,接下来要布局好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探索出一个全新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农业现代化、高端旅游、康养健康等方面,巴马与大鹏的发展目标一致,方向也契合。双方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将有效资源联系起来,做大彼此的产业腹地,力争在大鹏可以感受到巴马,在巴马也能感受到大鹏。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工作的“大鹏——巴马模式”。

会上,双方还就继续指导支持巴马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及继续加大“深巴试验区”承接深圳市产业转移的工作落实落地做了深入讨论。

编辑 许舜钿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